
日前在北京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三星电子展出了其超前技术的IT解决方案,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三星最新研发成功的世界上最大的80英寸等离子电视PDP和即将投入量产的全球最大的57英寸液晶电视LCDTV。
炒作大于实质
进入2012年以来,随着数字电视的迅猛发展,等离子这种数字电视的形象产品也加快了普及的步伐。年初价格还在4万元左右的等离子彩电借助“五一”黄金周促销,一举突破了2万元的最后一道心理防线。专家预测今年年底才能达到的超低价位,提前半年多得以实现,而国产品牌此次又成为今年等离子彩电普及风暴的始作俑者。
在一片热闹的背后,等离子电视此番价格战透出了几分“虚火”——在国美电器,记者看到降幅最大达到7000元的42英寸康佳等离子电视,目前已经标价2.68万元;另一品牌创维与此类似,现在售价是2.3万元左右;海信也曾拿出两款42英寸数字等离子彩电以19999元价格推向市场。卖彩电的人都知道,42英寸等离子彩电目前只占9.5%的市场份额,选在此时降价,无非是想广而告之:我们也有便宜彩电卖。
另外一些“虚火”是业外人士根本了解不到的:因为频繁发生的降价行为,致使一些较弱的企业已经面临转行局面,他们对自己的产品质量很难再有什么保证。
价格短期难以大幅下降
等离子彩电的主要成本构成是等离子屏与电路,这两部分的成本占整机成本的70%还要多。截至目前,掌握等离子彩电核心技术的企业仅有三星、索尼等6家企业,中国企业还没有掌握等离子的关键技术,也没有进行生产,只是套装整机,更不具备大规模降低成本与价格的可能,即使今后在中国生产的等离子彩电,短期也没有大幅降价的可能。
目前,在发达国家42英寸的SD(标准清晰度)等离子彩电的价格依然维持在4万元左右,专家们估计,等离子彩电在未来的5年之后才开始进入普及阶段,目前仍然不具备大规模降低价格的产业与市场条件。
巨降带来巨亏
国内企业由于等离子彩电的大幅降价将带来巨大的亏损。三星彩电产品营销部课长李明旭认为,等离子彩电产品的降价行为只能是一个短期行为,由于目前高端彩电产品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日、韩等企业手中,国内的等离子彩电核心零部件都是从国外进口。因此,国内企业要生产高端彩电产品,其实面临着要比跨国品牌更高的成本。销售旺季的降价行为,可以帮助国内企业迅速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是如果长期处于销售价低于成本价的情况,企业即使占据了相当的市场份额,仍然达不到获取利润的目的,最终会导致亏损。
市场专家分析,目前中国彩电企业抛出的等离子彩电价格已经属于亏损价格,但如果不低价甩卖,这些老的等离子彩电将会带来更大的亏损,与其静静的亏不如嚷嚷着亏,亏了还有名可图,因此可见,中国彩电企业的等离子彩电降价实属无奈之举。
PDP引领高端电视市场
三星等跨国企业在中国大屏幕彩电基地并不是单一的等离子彩电基地,它们将按照市场接受的顺序统一支持背投、液晶、等离子彩电,尽管目前等离子彩电的价格仍然高高在上,但随着技术快速进步所导致的产品技术性贬值,价格自然会被下调,并逐渐走入普通家庭。
另外,2013年中国四分之一的电视台将发射和传输数字电视信号,今年中国将会公布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三星彩电产品营销部课长李明旭说:“过去我们以背投为主开拓中国市场,现在PDP也逐步得到了中国消费者的认可,今后我们将以背投、PDP共同开发中国高端彩电市场。”
由于极高的性能,等离子彩电正在取代原来的大屏幕彩电与新的DVD、家庭音响,配合组成第二代家庭影院中心。商用42英寸PDP主要集中在会议、酒店、KTV等公共场所;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PDP等离子电视也已经越来越多的走进了消费者的家庭。
从眼下的形势看,彩电企业谁都不愿坐视自家的市场份额被别家占去,于是就开打了这场陆续有人加入的等离子彩电价格战,并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其实等离子彩电降多降少,何种机型该降都不是最主要的,性能价格比是否合理、能否受益,这才是消费者最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