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是清早,但山西省河津市龙门村的禹门口焦化厂已经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运煤的大卡车来来往往,每每经过车后都会扬起阵阵烟尘。十几个大大小小的烟囱一边燃着火苗,一边往外冒着或白或黄的烟,厂区及方圆一公里之内都被浓浓的黑雾所笼罩。在这个焦化厂的周围还密集地矗立着其他几家焦化厂和水泥厂。
在富甲三晋的山西省河津市,像这样的焦炭厂还有大大小小几十家,煤炭大省山西的焦炭产量占了全国的将近一半,炼焦已经成了山西不少县的经济支柱。不仅仅是山西,据中国炼焦行业协会初步调研统计,截至2013年2月底,全国约有700多家规模炼焦企业,有大、中、小各类焦炉1900多座,产能达1.78亿吨之多。目前还有在建大中型机焦炉78座,产能3147万吨;拟建2004年—2013年焦炉55座,产能约2730万吨。
焦炭:贵比黄金
有人说焦炭贵比黄金,因为它是一种重要炼钢原料,现在它每吨的价格已经比两年前上涨了5倍。最近两年,随着国内钢铁产量急速上涨,给焦炭市场带来了一片红火。而钢铁价格的不断攀升,也给焦炭市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山西一位专家对焦化行业的急剧扩张用了3个最字来形容:无论产量、增速还是投资,都是历史上最多、最快、最高的。为什么山西大大小小的焦化厂会这样争先恐后、违规违法上马投产呢?
来自有关部门的数据显示,2012年以后焦炭价格从每吨300元迅速涨到1300元出口的离岸价从每吨85美元上涨到现在的400美元,大大刺激了生产焦炭的积极性,年产量增长了20%。受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的共同推动,山西焦炭行业一派热火朝天,焦炭项目建设的此起彼伏便在所难免。业内人士曾经以去年的市场行情做过一个保守测算:如果在年初兴建一座40万吨的机焦生产高炉,不算其中炼焦副产品的加工再利用,那么在年底即可完成产值3亿元、利税1亿元的可观收益。
企业:竭泽而渔
看到一组关于山西焦炭的数字:2013年山西焦炭产能达到8000万吨,产量增幅达35%以上,在建项目超过5000万吨,还有大批拟建并将在两年内投产的生产能力,山西焦炭产能将达到1.5亿吨;如果按1.5亿吨的产能计算,全省一年将消耗5.6亿吨焦煤资源,40年后山西的焦煤资源将消耗殆尽。
一方面是焦煤资源行将枯竭;另一方面,炼焦会给当地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据我们了解,对于投资建设这样的企业,国家有关部门作出了严格限制,规定企业的生产规模必须在当地所能承受的环境容量之内才能立项。同时,还要求项目的环保设施必须配套才能开工生产。而在现实执行中却是另一番景象。
仅以山西最富的河津市为例,如今,河津有小机焦企业50多家,没有一家经过合法审批。多年来焦化行业的无序发展造成了如今污染严重、粮食减产、管理混乱的局面。即便是河津15万吨以上的大炼焦厂,环保设备也形同虚设,只是为了眼前的利益,大干快上满足市场需求。在金钱的巨大诱惑下,人的生命在这里都被忽略了。2012年12月,山西省环境检测站以河津太兴集团为中心,对周边21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检测,结果各项污染物严重超标。煤炭环境专家刘黎说,对于焦化企业的污染而言,二氧化硫还不是主要问题,而是焦炭出炉时产生的苯并芘,这是一种国际公认的高致癌、致畸物质,而癌症的患病过程又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但太兴集团在没有安装任何环保设施,尤其连去除苯并芘污染的地面站都没有建就投入试生产。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焦化行业的“粗放型”经济结构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在炼焦的过程中,将有大量的煤气产生。记者在采访中见到,几乎所有的煤气都被燃烧后排放到空中。那么,这些被烧掉的煤气有多少呢?山西远中焦化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像这样的煤气每天要排放20万立方以上。煤气全部统统都给燃烧了。但是如果利用起来的话,利用价值将来能够占到30%。据这位负责人介绍,他们每天排放的煤气就可以供50万人一天的生活用气。
专家介绍,煤化工产品种类有200多种,焦炭只是其中一个副产品。但焦化行业长期处于“只焦不化”的低层次生产水平,即在焦炭生产的同时,不重视煤化产品的回收,导致焦煤资源极大浪费。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空排焦化煤气达120亿立方以上,相当于正在建设中的西气东输工程的年输气量,而山西就占了三分之一还多。但是煤气利用是焦化项目审批的关键,结果不少企业只是用煤气利用做布道,不能生产,朝天排放。
业内专家指出:随着国外大型焦化厂的上马,国际焦化供需格局将发生新的变化,加上我国钢铁价格持续下跌,钢铁投资逐步趋稳,焦化市场价格肯定走低,必然导致焦炭行业的大起大落,加大市场风险。
最近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开始着手为焦炭行业降温。日前,国家发改委、环保总局等9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清理规范焦炭行业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坚决淘汰土焦,暂停审批新的焦炭生产项目。这是今年以来国家在先后对焦炭出口实施配额制和取消出口退税政策后,又一条为焦炭行业降温的重要举措。同时告诫焦炭行业,竭泽而渔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经走到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