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载重50万吨的ULCC级超大型油轮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船舶。在我国1.8万公里的东部沿海,惟有大连具备生产这种超大型船舶所需要的负40米等深线。
大连具有发展船舶工业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国家确立的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战略目标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决策,更为大连的船舶工业带来了机遇。前不久,在大连市人大会议上通过的《大连市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纲要》,将“船舶制造基地”的建设列入支撑大连新型工业体系的“四大基地”之一,从而为大连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的“ULCC级”船舶工业基地打下了基础。
对此,大连应加快造船工业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下大气力提高造船能力和造船工业的现代化水平。
一是要加快扩能改造,提高造船能力。由于运输成本的原因,船舶大型化已经成为国际船运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大连的两大船厂大连造船重工和大连新船重工,共有30万吨级船坞两座,10万吨级、6万吨级和3万吨级船台各一座,大连市已经做出规划准备再建两座30万吨级船坞。在此基础上还应当进一步做出建造载重50万吨的ULCC级超大型油轮的规划,从而真正成为“ULCC级”船舶工业基地。
二是要构建船舶配套体系,完善产业供需链。大连船舶工业虽然有主机、推进器、船用阀门三大配套厂家,但由于船舶配套所需产品种类繁多,远远满足不了需要。所以,在加快扩能改造的同时,还要着手船舶工业配套园区和舾装中心的建设,发展光电机、导航设备、外涂料、内装饰等船舶配套产业,增加配套品种,完善产业供需链。
三是要提升船舶工业设计能力和管理水平。目前,韩国、日本各占世界造船份额的35%以上,而我国还不到10%,设计和管理水平的高低是造成这一差距的最主要因素。借鉴国外经验,大连应尽快整合船舶设计力量,提升研发水平,构建网络化的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效率,实现船舶工业的数字化。
四是要积极开拓国际船舶市场。在我国,大连的船舶工业是第一个开始建造出口船舶的,到2013年已累计达到220余艘,出口创汇32亿美元,并在国际市场上建立起良好的信誉。应当在充分重视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大型船舶出口的同时,全方位地开拓国际船舶市场,扩大船舶出口数量和出口额,使大连成为我国船舶工业的重要出口基地和国际闻名的造船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