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何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诚然,技术创新是企业赢得竞争、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寻找有效的制胜之路,竞争的成功之处,已不再只是简单地依靠转瞬即逝的产品开发,而是有机地运用资源、智力和资本等综合要素进行运作结果。企业创新是一个从新思想的产生到产品设计、试制、生产、营销和市场化的一系列活动。为此,企业技术创新的把握显得十分重要,技术创新应当成为企业的战略转向所在。
一、把握好从市场创新导向转为消费创新导向,把脉好市场“行情表”
在很长的时期,企业按照计划经济体制运作,企业的主要目标是完成国家下达的生产任务,不需要把握市场导向与消费导向。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必须在生产产品的同时,要花很大的精力与时间,研究对市场的开拓和产品的营销。市场创新的内容大致为产品策略、渠道策略、价格策略、品牌策略与服务网络架构等等,由于市场瞬息万变,不断发展,市场的行情,变化的节奏愈来愈快,而造成这一快速变化的推力,无非就是因了消费者不断更新消费需求,确定了消费层次,从中验证了“消费需求引导消费市场”。尤其在市场经济发育到一定程度,商品供给已大于需求,市场的产品由卖方转为买方,消费者由被动求购为主动需求,对于商品的销售具有直接的决定权,消费者通过购买物的不断使用,运用程度的经验把握,也就不断对商品、产品产生了更高的要求与需求。因此,企业不能只是用市场的导向引导消费者消费,而应以消费者的需求眼光,用发展的前瞻性目光审视市场行情,以消费者的变化需求定位新产品,科学地进行企业各项技术创新活动,以市场消费为导向,从而使企业技术创新成果植根于广大消费者群中。
二、把握好以人为本的企业技术创新体制,培植企业发展“常青树”
我国加入WTO后,一些企业首先面对的不仅是市场、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竞争,同时也是人力资源能力的较量,人才是企业发展竞争的根本。企业在不断吸收与引进世界先进设备、技术的同时,更要把目光投向各类人才的汇集,并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在广为消化与吸收先进技术的基点上,进一步形成自己企业的技术优势,促成创新产品的领先和制高点。企业要结合实际,形成以人为本的自身技术创新机制、激励机制和管理机制,通过向社会招聘、引荐、聘请高层次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营销人才,广泛吸收应届大中专毕业生,筑巢引凤以及企业本身经过挖掘、开发、培养、提高员工素质,培育“本土型”的企业人才,并形成企业人才队伍的梯次结构,在企业建立技术中心、新产品开发中心、研究所、博士后工作站等,使技术创新活力长存,创造力不断旺盛。再次,企业引进人才,要创造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如何留住人才,实行和尝试倾向的“沉淀政策”即包含薪资沉淀、福利沉淀、培训沉淀等一系列政策,使企业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同时,企业要重视抓好职工再教育工程,通过请进来与送出去培训的各种办法,与有关院校建立共培,培养企业一批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队伍,让有实践经验的中青年岗位人才接受现代知识、理论教育,通过各类短期与定期培训、远程教育等,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掌握新技能、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以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新形势,永远站在同行业技术领先位置。
三、把握好高新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以法律保障市场的“通行证”
企业技术开发是永恒的主题,技术创新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的目的,诚然是提高企业在市场的生存能力、发展能力,以使企业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企业愈是向高新技术领域发展,愈要重视和规范知识产权保护,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技术创新成果,否则,就有可能断送了企业技术创新的进程,导致在技术创新的竞争过程中失利或失策。如何把握好高新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其一,要实施与制定企业专利战略,根据企业的主导产品,进行市场定位,确定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技术创新成果,注册企业产品品牌,创立企业的产品、商品品牌后,不断培育品牌,打响品牌,以成其著名商品商标,从而获得《专利法》《商标法》的法律保护,确保企业在技术创新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二,专利技术或产品具有显见的实用性,已经取得的知识产权,企业要实行知识产权专人专项管理,根据专利和技术机密等情况,建立档案制度,有效加强和规范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对获得知识产权的相关个人或集体,要依据发明专利、实用新型职务发明、外观设计职务发明专利等不同项的设计人和职务发明专利者,按照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等实行不同的奖励制度,以激发员工发明创造的热情,使得技术创新在企业得以加快推进。
四、把握好企业产学研一体化的开发,以科技项目“孵化”成果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我国企业管理的适应环境将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企业发展的核心就是要提高企业竞争核心力,以高新技术产品独领风骚,抢占市场制高点,随着21世纪国际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围绕高新技术开发的竞争也将进一步激烈化,同行业、同品种、同质量等的竞争更加趋于激烈,企业今天的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可能明天在市场就会供大于求。为此,企业应通过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把企业内部的技术人才的有效利用与借助“外脑”同时并举,建立技术创新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好企业内部技术人才的作用。并坚持走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进行技术上的横向联合的路子,以内外结合的技术攻关、技术项目与技术成果带动,实现利益共享,双方共赢,加速企业的创新体系建设,提高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做到企业的产品“嘴上嚼着一块、手上拿着一块、眼里还盯着一块”的三步策略,有层次、有步骤、有重点地利用和促使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加快技术成果的转化,使产品紧贴于市场,并赢得市场。由于市场产品竞争和消费者的需求更迭,要求企业高新技术研制新产品的周期越来越短,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新技术产品取得市场先机,显示出企业科技项目快速“孵化”出成果,赢得最大的市场经济效益。
五、把握好企业名牌经营管理,以名牌的无形资产提升技术进步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一方面国内企业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产品降低成本的余地越来越少,一方面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即给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国际上将有更多的洋名牌产品抢滩我国市场。为此,价格竞争逐步让位于非价格竞争,说白了竞争的焦点便是名牌竞争,尤其是知名名牌产品的竞争。产品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的今天,企业要正确树立名牌意识,争创名牌产品,对争得市场一席之地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如何提高名牌意识,创造出名牌产品,是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在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把握好企业名牌经营管理的同时,以名牌的无形资产提升技术进步至关重要,企业在创名牌的过程中,要着重抓好几项工作。一是要努力提高企业产品的设计质量。企业根据用户需要设计具有特色的产品,在产品投放市场之后,要不断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并注重技术创新,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制造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产品。二是要选准一个项目是创名牌的前提。在经营品牌中,不同的品牌具有不同的作用,根据企业自身情况,选准、选好一个项目,逐步由生产型转化为技术开发型,使之成为企业形象品牌。三是要达到一定规模才是创品牌的基础。企业产品得到市场认可之后,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小打小闹成不了气候,重要的不是创多少利润,而是要不断通过调整存量扩大增量,发展群集产品、壮大产品的规模方为上策。四是强化品牌管理是保品牌的关键。品牌的创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品牌管理需要企业建立科学的体系,完善管理方法与手段,赋予不同市场定位的每一种产品以不同品牌打响市场,是企业经营的结晶,如何锁定品牌,很大程度上在于管理的科学性、规划性和技术性,要及时谋划与准确掌握、了解国内外市场信息、最新科技成果和发展趋势,使自身品牌主导市场并走在行业的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