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业难,守业更难。
唐万里这回的确栽在了守业上。
就在5月,笔者还抱有希望说,德隆集团董事局主席唐万里会在以后的日子里把握好时机、清理思路,在众人相助下走出危机。但事实却是,5月份时,唐万里的德隆就已经被子子孙孙公司的不诚信打倒了。
据6月6日某相关媒体披露的消息称,唐万里最终是被亚星汽车董事长李学勤的“以死相拼”给震撼了。就在5分钟前还极力用各种语言技巧掩饰德隆系的种种败象,半小时后就被李学勤绝命般的嚎啕大哭以及用脑袋向唐万里桌子猛撞的事实吓得哑然了。
李学勤为了讨回6000名职工的7000万元血汗钱真的不要命了。4月23日至30日,他和老伴在德隆集团北京办公室水米不进并拒绝语言承诺,直至奄奄一息被扬州市政府派来的人接走。临行前一句话就是“要不回这7000万,就死在德隆。”
至此,唐万里的道德底线彻底崩溃了。用他自己泣不成声的话讲“我受不了。他对我的刺激太大了!”
正所谓,当讨债人为自己的失误、别人的无耻而痛不欲生时,欠债人的“祖宗”也陷入了生不如死的境地。此时的唐万里就是贴多少创可贴也难以挡住德隆系那里三层、外三层的资金断链伤疤。据最新消息称,公安部已因德隆系涉嫌操纵股价、尤其涉嫌非法融资和扰乱金融秩序等敏感问题介入对其的调查。
看到唐万里领导的德隆走到了这一步,我们不禁要重新思考一下企业扩张理性与经营者的信誉品牌的话题。
汤姆·彼得斯早就说过:大公司都了解品牌的重要性。然而在现在,在个人的时代,你必须拥有你自己的个人信誉品牌。
唐万里曾几何时误以为自己的名称就是金融市场上英雄的代名词,不仅在新疆老家那块土地上叱咤风云,还可以在全中国的金融市场上呼风唤雨、剑走偏锋、笑傲江湖、“万山平川一片新”。原安达信一位曾经在上海与德隆有过密切接触的金融分析师说,“给我的感觉他们一直把自己当作中国的‘摩根’。”
而从另一个侧面上看,高速发展的德隆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这就失去了企业长治久安和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
你想成为一个大家族,成为其掌门人,那么你就应该有能力统帅你的子子孙孙,以公司独特的文化制度来擒住子子孙孙们的经商灵魂。正如经济学家魏杰所说,“只有文化则能让人既没贼胆又不生贼心。因为这种文化是沉浸于企业每一个分子头脑中的价值观。”
唐万里没有形成这样的文化力量。
德隆公司本身也不具备放射这力量的魅力。所以177个子公司、孙子公司表面看上去“千军万马”的壮观景象,一旦局部有问题出现时,就导致了全盘皆输的惨局。
成熟的企业家都明白“诚信是企业之本”。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企业必须诚实、守信、合法地赚钱。“一时的损失,将来是可以赚回来的;但失去了信誉,就什么也做不成了。”这是香港长江实业公司董事长李嘉诚常常教诲员工的语录。《远东经济评说》曾这样评价长江实业,“有三种东西对他们至关重要,那就是名声、名声、还是名声。”而据业内人士透露,德隆一直把自己的巨大债务当作一把枪抵在了国有银行的腰眼子上,与金融监管者对峙。
有机构预测过,我国每年因缺乏诚信而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高达近6000亿元,几乎相当于我国一年GDP的增量。所以,作为管理者、投资人,理应当仁不让的作出表率,恪守商业信誉和公认的道德规范,这也是时代赋予每个人的历史使命。
据说,唐万里痛哭了、发誓了,“就是卖掉股东的股份也要还上这笔债,大不了重头再来。”
也许,是李学勤以生命捍卫6000名职工尊严的行为唤醒了唐万里内心深处的良知,他不再怕粉碎了,不再拿德隆系品牌以及个人品牌再去左套100个亿、右套100个亿了。
但关键是,这个社会还会给他重来的机会吗?就像央行某机构负责金融监管研究的人士坦言那样,“自己不感兴趣德隆故事的结局。超速驾车,时间长了,产生快感,不是翻车就是让警察抓住。”毕竟一切都不像他自己说的那么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