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由北京软件行业协会、SPIN主办,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协办的主题为“如何通过软件资产管理,创造优势未来”的“软件资产管理(SAM)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旨在将软件资产管理这一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及相关的解决方案引进国内。在软件应用不断丰富和深化的今天,协助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并为中国软件产业的健康发展引入新思路。
软件资产管理作为国际IT业界一种趋势化的管理理念,其核心在于将软件这一无形资产进行“有形化管理”。所谓“无形变有形”的核心意义在于:通过一套完善的管理模式,再配以适当的技术支持体系,使软件作为企业的资产得以有效地管理,并被纳入企业资产的正常管理程序,使企业得以掌握整个软件资产使用的生命周期。然后配以系列有效的管理措施,从而提升软件资产的利用率与整体效益,并合理控制软件购置的支出,同时确保软件使用的合法性。
作为一种全新的概念和解决方案,“软件资产管理”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软件业发展使企业无形资产价值超过了有形资产
中国软件联盟秘书长邹忭认为,当前,企业对信息技术(IT)及信息和沟通技术(ICT)的依赖在逐步增长,无形资产的价值甚至超过了有形资产,而软件作为信息沟通技术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企业无形资产的关键组成部分。软件资产管理倡导的是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有效使用软件,最大程度的发挥软件效益,对规范软件市场秩序、推动产业健康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保障软件生产商、供应商、最终用户利益等各方面均有积极的意义。软件资产管理有利于营造良好、健康、公平的产业环境,提高竞争力,降低成本,使企业获得长远、规范的发展,这些都应作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软件业发展在知识经济中起到关键作用
IBM软件部总经理刘洪在发言中表示,在IBM软件部服务的10年,也是见证软件在国内企业化发展的10年。这期间,深刻体会到软件行业在中国信息化甚至新一代知识经济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软件的资产化。在软件资产化的趋势下,用户应首先将软件视为企业的重要资产,进而对其进行有效管理,这已是现代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此外,刘洪还特别强调,面对不断变化的运营需求,只有推行有效的软件资产管理,才能确保企业信息化建设处于最佳状态,使企业客户真正做到“随需应变”。
软件资产管理是一个动态、持续过程
微软(中国)有限公司业务发展经理曾亚梅认为,大多数企业在软件内部开发或外部采购投入巨资,但却缺少或者没有在对这些软件进行有效管理,由此而产生复杂的IT架构、不规范的软件应用、过高的维护成本以及潜在的安全隐患使企业越来越头疼,并且对于软件的投资难以获得满意的投资回报率。而如果实施软件资产管理解决方案,就可通过掌控软件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来战略性的部署企业IT架构,以满足企业信息化的发展需求,并通过制定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措施,配合系统管理的使用,从而合理控制软件购置的支出,真正提升软件资产的利用率与整体效益。
软件资产管理贯穿于软件应用全过程
北大方正总监张体超认为,软件资产是数字资产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企业的实体资产,数字资产的概念和意义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但是数字或者软件资产的管理却几乎处于空白阶段,如何有效管理这些无形资产,避免资源浪费,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他还说,软件资产的管理应贯穿软件应用的整个过程,首先从工作流程入手,不断加强对数字化生产流程的管控。
软件资产管理是软件产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恒逸公司技术总监陈品嘉认为,台湾的软件资产管理市场已经相当成熟,软件资产管理的思想已被企业包括台湾精硕、威盛电子、宏基集团等广泛接受并付诸实施,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是软件产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内地的软件资产管理发展虽然仍处在起步阶段,但凭借软件资产管理在控制预算、管理风险、提升竞争力等方面的价值,必将拥有巨大的市场前景。恒逸非常看好软件资产管理在国内的发展,也正在致力于努力开拓国内的市场。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软件资产管理的提出,不论是对软件产业还是最终用户,均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作为一种新型的思想与工具,软件资产管理的应用在中国依旧任重而道远,只有不断探索,积极实践,加强业界的沟通与合作,才能真正实现它的价值,创造中国企业的优势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