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务部副部长廖晓淇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13年世界投资报告》北京首发式上表示,中国经济保持健康的发展对外商投资是个更大的机遇。
他说,改革开放20多年来,外商投资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目前为了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不会影响外商对华投资。中国经济能够保持健康的发展,对外商投资应是个更大的机遇。
据统计,今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占到全国出口总额的55%,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的三分之一,缴纳税收超过全国税收总额的五分之一。外商投资企业成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力量。据统计,外商投资的生产型企业占74%,多数从事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生产,已成为我国技术引进的主体。今年外商投资企业技术引进额占全国技术引进总量的57%。
今年1至8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435.59亿美元,同比增长18.77%。根据目前的增长速度,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有关人士预测,明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将超过600亿美元。
廖晓淇还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相继颁布了30多个开放服务贸易领域的法规、规章,基本完善了服务贸易对外开放的法律体系,已形成服务贸易全面对外开放的格局。这些法规和规章涵盖了金融、分销、物流、旅游、建筑等几十个领域,从政策上拓展了外国服务提供者进入中国内地的领域和地域范围,降低了有关行业的准入门槛。
今年6月1日起实施的《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管理办法》兑现了我国关于分销权的承诺,7月1日实施的《对外贸易法》提前半年兑现了外贸权开放的承诺。此外,我国还在银行、保险、旅游等领域提前履行了有关承诺。
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有关人士称,由于全球资本正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加之中国近年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不断增加,预计外资进入中国服务贸易领域的速度将逐渐加快。
商务部研究院外资研究部主任金伯生说,中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稳定增长,主要得益于较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愈加广阔的消费市场,这两项吸引外资的最基本因素一直没变。金伯生说,随着我国对外资、合资企业在外资比例、国产化程度、外汇持有量和出口方面的要求逐渐取消,到中国发展并实现本土化生产的跨国公司会越来越多。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外商对中国投资的信心有所增强,在逐步履行对WTO的承诺和各行业领域进一步开放的背景下,外商可投资的范围也更加宽泛。另外,中国经济发展势头较强,连续几年的持续高增长使全球企业在寻找投资地点时纷纷看好中国;近年来世界制造业集团处在新一轮调整之中,并开始对中国重新定位,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中国已成为跨国企业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
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胡景岩说,国际上外国直接投资的实现形式主要来自于跨国并购方式,而中国对于外资并购的研究自2003年4月实施《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以来,正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政策法规的逐步完善和系统配套措施的建立,并购方式将为中国持续有效地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开启新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