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技专利>> 知识产权>> 正文

本土手机何时告别“知识产权”大棒

中国企业报道  2013-11-11 14:25:37 阅读:

  过度使用“知识产权保护”大棒,已成为洋品牌阻击民族品牌的利器,国产手机的成长历程实在是艰辛,洋手机凭借本身的各种优势一直对国产手机进行挤对;国产手机从最初洋手机一统天下的市场夹缝中生根、到搏得一片疆域、再到大势被削,受到的打压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日前,诺基亚以“设计专利侵权”为由状告天时达,恰恰证明了以国产手机为代表的民族品牌继续遭遇以洋手机为代表的国际强势品牌的阻击。

  洋手机阻击不断

  统计数据表明,中国手机用户达到4.2亿,但比起中国13亿人口而言,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需求缺口,预计手机用户在近几年内将达到7亿,中国手机市场形势可谓一片大好。看似一片繁荣景象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一部“红海竞争史”,各品牌的发展历程可谓曲曲折折,国产手机与洋手机之间的地位也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今年是国产手机的转折点,经历了市场低谷后的国产手机在今年将迎来3G牌照的发放,这给中国手机市场带来新的竞争亮点和市场空间。统计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已有7家国产手机赢利,并且国产手机的出口额度大幅度上升,以天时达为代表的国产手机为例,今年前几个月,销量就高达200万部。

  随着本土手机企业这几年的发展,国产手机已没有技术壁垒,加上国产手机已经有了多年的市场经验积累,使国产手机在对本土市场的把握上具备了同洋手机相抗衡的优势;面对如此境况,洋手机恐慌起来,在技术、市场和产品都无法对国产手机进行打压的情况下,他们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知识产权。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知识产权尚不完善,特别是对于刚刚崛起的民族品牌而言,借鉴与学习又必不可少,洋手机正是看到了中国本土手机这一薄弱环节,他们借助“知识产权”来对中国本土手机进行打压。

  国内手机“模仿”或者“学习”诺基亚的绝对不是个别现象,而为何诺基亚单单拿天时达开刀?因为,目前国产品牌中天时达是发展最为稳定、对洋品牌最有威胁的企业之一。另外,不论是哪个国产手机触犯到洋手机的利益,为了维护自己的高利润,洋品牌都会拿起“知识产权”大棒。

  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洋手机之所以采取种种措施是惟恐本土手机的旋风再次刮起,在刚刚进入21世纪的关键时期、在今年这个关键的时刻,洋手机加剧了对国产手机的阻击力度。

  本土手机路在何方

  国际洋品牌借着各种噱头打压民族品牌,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中国民族工业已经开始崛起,民族品牌已经完全具备自主开发制造的能力,已经具备了与世界级品牌竞争的潜能;“忧”的是国际品牌在看到本土品牌的崛起后,千方百计的进行打压和限制,阻碍了民族品牌的顺利成长。

  那么本土手机如何脱离洋手机的种种阻击,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出路也是有的。

  第一,要下大力气提高国产手机的质量,加大研发力度,提升技术含量,从而提升本土手机的专业水平。第二,创新是国产手机的发展动力。第三,建立国产手机的强势品牌。第四,建设销售网络是发展途径,开拓国际市场成为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