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技专利>> 正文

科技创新为广东经济发展提速

中国企业报道  2013-11-11 13:59:37 阅读:
核心提示:近几年,广东经济总量的科技含量不断增强,为国内外所瞩目。截至去年底,全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2290家,其中国家重点企业130家

  近几年,广东经济总量的科技含量不断增强,为国内外所瞩目。截至去年底,全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2290家,其中国家重点企业130家,占全国总数的11.7%;高新技术产品达6000多个;销售额超过亿元的企业450家,超过10亿元的企业40多家。科技创新正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为提高全省的国际竞争力发挥了先导性作用。日前,我们就科技创新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话题采访了广东省科技厅厅长谢明权。

  笔者:广东省科技战线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请您谈谈科技创新所依托的体系架构。

  谢明权:广东省在建设新型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不断取得新突破。目前已经形成了以299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其中国家级33家)、50家省重点扶持的大型企业(集团)的研发中心、71家专业镇技术创新中心和18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为骨干和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框架。目前,全省共拥有各类科研和技术服务企业6700多家,在1453家创新机构中,企业所属占67%,全省科技人员27万人,企业占79%,而在科技投入中企业已占到90%。一个明显的特点是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强化和提升。大批大、中企业的研发能力大幅度提高,而中小企业的创新应用、转化功能得到增强。

  与此同时,由政府主导与中科院共建了广州生物医药健康研究院、国家海洋基地等6个对全省产业发展有直接推动作用的共同创新平台,加上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建成的8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这种适应新型工业化市场要求的科技创新体系,对推动区域经济的崛起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笔者:广东省组织支柱产业和关键技术重大科技攻关,加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有哪些突破?

  谢明权:按照广东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我们以支柱产业、战略产业的关键技术攻关作为切入点,实施20项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取得了重大进展,获得发明专利6160项。为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撑,提高了全省重点领域产业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去年,我们投入2.1亿元对应用软件关键技术、集成电路设计应用、新型发光和显示器件、生物制药中药现代化等五项关键技术攻关实行公开招标,以实现产业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预计这五项技术产业化后,将实现直接经济效益300多亿元。

  在不断营造科技创新的大环境中,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已经通过认定的软件企业1200多家,软件产品3000多个,销售额超过300亿元。电信、金融、税务、医疗、办公自动化等软件品牌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2003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5500亿元,比上年增长30%,约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25%;高新技术出口额达46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9%,占全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48%,继续位居全国第一。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四大高新技术产品占总量的94%以上。广州、东莞和佛山3个国家制造企业信息化工程在全国重点城市中名列前茅。以园区建设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已经形成,正在促进着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上档次、上水平,并成为全省高新技术发展的产业化基地和新一轮招商引资的重要基地。在高新技术的带动下,广东省机械电子、家电、建筑设计、纺织服装、制版印刷、装潢广告等行业,CAD/CAM技术的应用普及率、应用水平及产品覆盖率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笔者:广东省在促进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中,注重专业镇的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这方面的情况如何?

  谢明权:广东省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中小型企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产业集中、产供销一体化的专业镇经济即区域集群经济。为改变县(区)企业相对技术水平低、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我们把引进、创新、扩散和使用新技术作为重点服务内容,组织各地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种形式的专业镇技术创新工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专业镇的技术创新工作,通过现场会的形式向全省进行经验推广。省长黄华华指出:“专业镇技术创新是提高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速县(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和有效途径。”为推广布局,我们在全省内优选100个专业镇,实施“广东城镇化专业技术集成应用试点”工程,通过开展城镇主导产业技术、管理技术、社会公共服务技术等集成应用,提高了全省城镇依靠科技和技术创新,提高区域综合环境和竞争力的质量,使专业镇的经济发展在科技规划、产业集聚、设施配套、综合环境、科学管理方面跨越了新的阶段,成为广东特色的城镇发展之路。目前全省18个地市建立了71个创新型专业镇,成为“珠三角”乃至全国经济最活跃的地方。

  通过科技示范,加速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是我们多年来一直不懈努力的一项工作。目前,全省累计建起了6个国家级和10个省级高新区;4个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3个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2个国家级和5个省级大学科技园和17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近年来,共推广科技项目2000多项。在全省生产的6000多个高新技术产品中,专利应用产品超过1700个,发明专利约4000个,专利产品价值为2500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41%。2013年全省被评为国家和省级重点新产品400个,列全国第三,这批新产品实施产业化后,有望年增产值389亿元,新增利税106亿元,创汇6.8亿美元。

  今年珠海市、佛山南海、顺德区三个现代化科技示范点,预计国内生产总值均超过470亿元以上。启动了广东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以广东金科网为依托,建设了覆盖全社会的华南技术交易网。为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投资建设了华南技术交易中心,这是一个集技术成果与产权交易、科技成果展示及信息和中介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科技成果的示范推广和转化为全省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形成了新一轮的经济增长热点。

  我们正在深入贯彻CEPA协议,推动粤港科技合作和项目推介,同时以科技推动“泛珠三角”的合作联盟已进入了实质性的操作阶段。我相信,通过一系列科技创新推动工作,不仅能够解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深层问题,更有助于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