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行业新闻>> 正文

湖北襄樊政府助力民企发展

中国企业报道  2013-11-11 09:11:12 阅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湖北省襄樊市民营经济在全市国民经济收入中的比例已由去年的46.7%迅速增长到今年的68%,用襄樊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会长王绍玲的话说,“民营经济已成为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那么,襄樊市工商联又是如何为这支重要力量做好服务的呢?王绍玲告诉记者,工商联一直坚持把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作为首要目标,找准位置、突出特色,不断创新服务途径、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服务,营造民营经济的发展氛围,培植民营企业的建设者队伍,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在服务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不断的工作创新中求得进一步的发展。

  营造民营经济发展氛围

  王绍玲介绍说,“自2002年以来,我们先后配合市民营办在《襄樊日报》开辟了《民企老板列传》、《民营经济园地》专栏,配合市政协举办《政协论坛》,开通电视台《民营经济访谈》节目和广播电台《优化经济环境问答》等栏目,深入宣传民营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法规,并连续两年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表彰了50名‘优秀民营企业家’和‘民营经济50强’,这样,人们就会从舆论宣传上看到我们发展民营经济的决心。”

  其次就是积极调研献策,当好党委和政府的参谋助手。工商联多次带着民营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深入基层、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去年9月,在对县(市)区进行为期一周调查的基础上,就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问题印制下发调查问卷上百份,整理出《襄樊市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调查报告》,为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及《民营经济发展纲要》、《民营经济园区建设指导意见》等提供了依据。

  第三,加强维权服务,架设民企“绿色通道”。为推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工商联一直把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作为商会工作的突破口,通过不同形式为民营企业服务、呐喊。今年年10月,在全省率先成立了“民营企业维权投诉中心”。

  培养高素质的建设者队伍

  加大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力度。针对民营企业党员结构复杂、流动性大、分布面广等特点,根据企业规模、党员数量和构成差别等不同情况,襄樊市工商联采取了4种模式开展党建工作。一是转制模式。对国有改制企业,规定必须有党的工作机构,使企业改制与党组织调整同步运行。二是独建模式。对党员超过3人的民营企业,创造条件单独建立党组织。三是联建模式。对党员不足3人的民营企业,按照地域或行业相近的原则,联合建立党支部。四是挂靠模式。对党员不足3人且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企业,将党员组织关系挂靠到临近企业或街道社区。由此逐步建立了有效的管理机制,保证了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有序发展。

  加大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力度。以市委、市政府名义表彰了50名优秀民营企业家,树立了民营企业家发展经济、创造财富的时代先锋形象;组织多层次联谊活动,共同探讨民营企业发展的新问题、新思路、新策略,为民营企业家建言献策提供了舞台和机会。

  为民营经济搭建交流平台

  招商引资取得成效。去年,带领18名民营企业家随市政府招商团赴深圳、香港、澳门招商,并成功引进609万元人民币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填补了襄樊市工商联招商引资历史上的空白。

  沟通本地区民营企业的合作交流。在帮助民营企业招商引资的基础上,注意根据他们的各自需求,促成在本地区市场的经济合作。今年,经襄樊市工商联引荐,襄樊市正彤塑钢建材公司在宜城市投资170万元建立分公司,目前已投产运营。

  多渠道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困难。一是针对解决融资难的问题,配合金融部门组织80多家民营企业参加“金融部门支持民营企业信贷、签约大会”,有21家民营企业成功地与金融部门签约贷款4200万元,并推荐50多家民营企业作为金融部门扶持的对象。二是筹备成立信用担保机构。三是组织县(市)区工商联与金融部门联系,开展辖区民营企业资信评估活动,并就开展资信评估、建立健全民营企业融资机构等问题进行了多方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