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以因特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全球化已经成为大型IT企业的优先发展战略。软件需求日益复杂,跨越不同国家和文化的软件功能要求不断增长。构建世界范围的客户关系,提供全面适应当地语言、文化、工程和环境规则的产品和服务,是成功软件企业要面对的挑战。
因此,软件全球化成为大型软件企业一切生产和市场活动的指导思想,成为实现其全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高质量的本地化产品、保持最低的全球化成本、满足不断缩短的产品周期和快速发展的国际市场要求,成为软件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的目标。软件企业通过软件全球化实现其全球化发展战略,拓展市场份额,实现全球化业务,扩大市场规模,降低软件成本,提升综合竞争力,展现企业发展实力,增强用户信心,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推动企业长期发展。
软件国际化是在软件设计和文档开发过程中,使得功能和代码设计能处理多种语言和文化传统、使创建不同语言版本时,不需要重新设计源程序代码的软件工程方法。软件国际化可使开发的软件支持多语种信息处理所必需的多种字符编码,并支持各种货币格式、日历、输入法和其他变动,以满足区域市场的文化、法律和技术要求。软件国际化是软件全球化的实现基础,是有效实现软件本地化的根本保证。随着软件企业全球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软件国际化的要求不断提高。新型软件设计方法、设计思想、设计工具的不断涌现,为软件国际化开发提供了丰富的技术手段。枫叶软件提出的跨平台、多语言、多层次软件结构就是其中一个很好的技术手段,能够很好的实现软件国际化的目标。
枫叶软件的跨平台、多语言、多层次软件结构,能够很好的实现软件国际化。通过采用跨平台、多语言、多层次软件结构这一技术开发出来的软件产品,可以确保所有区域和语种的软件版本在所有平台上都能完全发挥功能,减少本地化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和精力,缩短发布时间,降低国际支持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
从当前软件市场现状来看,大约80%的软件是在美国开发的英文软件,所以软件产品的本地化绝大部分是基于英文软件,通过本地化的技术编译生成其他语言的软件版本。而中国本地生产的软件产品,也绝大部分是基于中文界面进行开发。为了配合软件公司的市场化步伐,才在经过翻译、编码重组测试发布以后成为其他语言界面。每新增一个语言版本,软件产品都需要经过这么一个翻译编码重组的过程,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在采用跨平台、多语言、多层次这一软件结构以后,开发出来的软件产品可以很方便地增加新的语种,而不需要进行编码重组。新的语种的增加,完全可以由非程序编码人员来完成,只要是需要具备IT背景知识、理解软件的使用功能的翻译人员就可以完成这项新语种增加的工作,从而很好的实现了分工合作,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人力资源。
但在现今软件市场中,有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不同语种的软件系统无法同时使用。正如想从中文简体版的Windows操作系统中切换到英文版的操作系统中就必须重新安装一遍英文操作系统一样,无法自主流畅的进行系统语言的切换。当然,这一点已经为很多国际大公司所注意到,也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如红帽子Linux操作系统,已经初步实现了系统语言切换功能。枫叶软件提出的跨平台、多语言、多层次技术已经很好的实现了这个目标,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这一技术基础上开发出来的软件,可以允许使用如英语、中文、法语、德语等各种语言的人群同时使用同一套系统,确保数据的实时同步。大型跨国集团公司使用在该技术基础上开发出来的软件,可以确保全球各国子公司员工使用同一套管理系统的同时,使用符合自己日常语种的软件系统界面来进行操作,从而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