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新一轮调价窗口即将开启之时,成品油市场化改革中的有关问题也再度成为热议的焦点。据业内人士透露,改革的方向并非成品油定价机制本身,而是研究上游进口权开发的问题。
目前,中国已成为最大原油净进口国,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进口原油2.1亿吨,增长5.4%。但如此大的进口量,只有中石油下属中联油、中石化下属中联化等少数几家进口公司“分享”,几乎没有民企可以“染指”。在此背景下,发改委也专题研究成品油市场化改革中的有关问题。中石油海外开发公司相关人士则对此透露,定价机制下一步的改革方向是解决上游垄断问题。
自2011年以来,我国油气企业海外交易支出超过750亿,占我国对外并购交易总额的40%以上。在此背景下,国家放开原油进口权,将刺激国内民营炼厂积极投身于原油外购,中国企业对于国际原油的消费能力将大幅增加。“为规避原油进口过于分散的弊端,原油进口权的放开仍然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宇资讯分析师张永浩认为,原油进口权的放开是成品油市场深化改革道路上难以绕过的一个门槛,该问题若一再回避,则前期围绕成品油市场所推出的一系列政策均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国内供需与价格制定相悖的矛盾。
目前,2014年原油进口配额的申请正在进行,据业内人士透露,京博石化、寿光鲁清、东明石化等十余家地炼积极申请中,而最终可获配额企业或仅为3-5家,其中中化国际下属弘润石化、中化工集团下属华星等炼厂、中海油下属海化集团等地炼厂家获批可能性更大。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如同一个车轮,轮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轮辐就是这十几个因素,轮辐的外围构成...
这是一支煤海劲旅,在世纪腾飞路上,他们万里扬帆、风雨兼程;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这支丹心相映、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