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煤矿透水事故中被困矿工的艰难求生境况,我就想到制作一个矿难救生包,来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2013年10月17日中国河北省沧州热心市民李洪起表达了他对矿工的关心,并详细描述了自己制作的矿难救生包。
李洪起说,地下矿难时有发生,且往往伴有透水事件,给地上营救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他在中国央视2010年报道王家岭煤矿矿难事故时,看到被困矿工因未配备相应的自救设施,在长时间等待援救的过程中,只能吃榆树皮求生,很受触动,于是想到制成这个救生包。
李洪起介绍说,这个包平时可以悬挂于矿井内顶部或墙壁上,遇到矿难透水事故时,被困矿工可以轻松取得,且包内的浮力板能保障救生包不掉入水中。整个包外型如同小学生背的书包,共分三层,除最底一层放置浮力板外,其余两层皆可用来存放保质期长的营养食品、饮用水等自救必需用品,非常实用。
据介绍,李洪起曾是2006年河北省沧州市自主创新十佳发明者之一,这个救生包日前已经获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如同一个车轮,轮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轮辐就是这十几个因素,轮辐的外围构成...
这是一支煤海劲旅,在世纪腾飞路上,他们万里扬帆、风雨兼程;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这支丹心相映、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