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题>> 正文

滴水也要计量

中国企业报道  2013-10-16 11:14:09 阅读:
核心提示:淡水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工业及人民生活一刻也离不开它。几千万年沉积留下的地下水和每年下雨地表水能保留下来可用的淡水总量是有限的。全世界都缺少淡水,而我国已是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北方及华北平原地区尤为突出。

  淡水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工业及人民生活一刻也离不开它。几千万年沉积留下的地下水和每年下雨地表水能保留下来可用的淡水总量是有限的。全世界都缺少淡水,而我国已是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北方及华北平原地区尤为突出。

  水,不仅是生命之源,它还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兴衰。纵观几千年的历史,很多曾经是繁荣昌盛的城市,只因河流干枯缺水而限制了它的发展与生存,水资源的干枯使它成为一个荒芜人烟的断垣残壁或沙丘遗址。这都足以说明,现代人把水提到日程上来一点都不过分。

  为了将节水落实到实处,笔者拜访了曾多年从事节水器具、量具研制、收集及相应配套收费的专家——中美合资北京北保电器公司董事长、国家发明奖获得者梁志伸。

  笔者:您已经64岁了,但还在研究开发节水方法,能谈谈您的想法吗?

  梁志伸:国家处于严重缺水状态,已不惜一切代价决定南水北调,耗巨资修筑送水工程。由于母亲河——黄河断流逐年严重,为了旱年也“不旱”,华北过度开采地下水灌溉,整个华北地区短短几十年间就形成漏斗区。而地下水是不能再生的,想人工建造特大型水库把雨水都留着使用,目前国力还达不到。在这种实际情况下行之有效的办法是节水及废水二次、三次利用,即启动废水资源化工程。因此,建设部、中国水协等2012年9月16—18日在北京农展馆召开国际供水节水展示会议。建设部科技促进中心、中国水协、北京自来水集团公司2012年11月13、14日在北京召开节水技术交流会,正式启动全国落实节水实际计划。这两个会议的召开十分及时,充分利用这两次会议提供国内外实用、有效的器具、量具和方法。我在这时如果能做一点微薄贡献的话是很宽慰的。

  笔者:这么多年来,您觉得哪一种方法最能达到节水的目的?

  梁志伸:这个问题比较大,范围也比较宽,要说的内容也相当多,只能分轻重缓急逐步完善、解决,先把容易办到的谈一谈,根据需要再一一介绍,只是个人的看法,水平有限,难免有说的不准确或不够完善的地方。

  笔者:是否能明确的说一二则能立竿见影马上用上的?

  梁志伸:要想立竿见影的节水, “滴水计量水表”是最好的节水器具。

  笔者:为什么滴水计量水表能起到节水这么大的作用?

  梁志伸:这点要从经济心理学的角度来理解深层的内在关系。自来水既然是一种经过加工的资源,那么取得资源就得付出经济代价,而代价是以计量单位来核算的,就像一杆称,按重量的多少来决定收钱的多少一样。现在用的水表由于制造水平的原因,始动流量在每小时8—10升,即每小时8升以下是无法计量的,表的指针是不动的。也就是说,这种小水流所流掉的水是无法收钱的,用现在的表是量不出来的,因不收钱而与户主没有经济利益关系,而水龙头、马桶产品质量存在滴、冒、漏的现象普遍存在。假设一个水表7升/小时(水表不计量)一年可流掉60.48立方米水,按北京自来水3元/立方米计算一年就是181.44元/年;像北京这个大城市300万个表,就有300万×181.44=54432万元。有的水龙头质量不好关不死,老滴水,过细的巧妇就利用滴水的方法洗菜做饭,如果再过两年后用南方调来的水6元/立方米,北京每年就漏掉10亿元人民币。而如果滴水都能计量就有两大好处,第一,节约水资源,因为过去滴水的水龙头没有人管,而用滴水计量水表之后滴水就得多交钱,因经济利益关系得赶紧修理,以保证不多交冤枉钱,这就是“利益”所起的作用。用了滴水计量水表之后,其积极作用就是滴水有人关心,否则巧妇也得付水费。第二,目标达到了节水目的,而且相当显著,这种滴水计量水表比普通水表仅增加20多元钱。一年的投入使用就可收回增加的成本,以后的5—10年都是收益。这是选用先进的技术和经济杠杆起的作用,对口号式节约用水是一个具体有力的补充。

  笔者:以现在的制造水平,您所收集到的并已发售的实际用的滴水计量水表,每小时始动流量上做到每小时多少升?是什么水平?

  梁志伸:眼下已收集到的是世界领先水平的,是经过技术监督局计量检测或测试所测定的数据。0.1升/小时就开始计量,与现在的平均10升/小时相比提高了100倍的灵敏度,而且不贵。

  笔者:计量准确之后,作为水的资源付出就要收到相应费用并及时付费才算一个完整的收支平衡。如何合理搭配才能更科学、有效的把千家万户的钱收到位?

  梁志伸:提到收费好像与节水是两回事,但细分析起来是有一定关系的,尽管不是直接的节水,但要开发资源是以经济为基础的,如果在经济社会里没有经济的支持是寸步难行的。除了夏天入户抄表收费不方便外,还引发了一系列社会治安问题,加上私密性提高等因素,入户抄表收费成为社会的难题。国务院要求资源供给部门直接向用户收费。以前也可由物业公司代收费再转到水司,而近年来新建的小区将相当大的一部分人口归在物业管理之下,转到水司收费无疑是一个大难题。就北京而言,现已动用了400多个抄表收费工,每年50万元的工资,有时只好3个月抄收一次,因进户难,只好要求用户自报用水量贴在门外。重庆前两年曾下决心上脉冲型远传表,上了几万多只水表,深圳也和重庆合作上了3万只,运行一两年后由于无论如何努力改进还是数据不准确,现在只能当普通水表用。几万只远传水表的投入没有效果,原因很多,其中原因之一是户外有一个集中器,一旦集中器坏了,而水表还在走,字就无法计数。修好后就得重新初始化,还得进户“对表”,加上水表有水锤、振动等不准确因素太多,总体造成计算机打印出来的数据和用户表的数对不上。这样收费就不是理直气壮。3—6元/立方米水,差多了就不好说了。可以说,目前的脉冲干簧管远传表抄收的数据过一两年都不准了,就像重庆智能水表厂所说的一样,成千上万的装有远传而因不准确,达不到用户认可的地步,就只能当普通表用了。投资付之东流,可以说“全军覆没”是个大的教训。到目前为止,干簧脉冲型的还没有一个工程运行一两年基本没错的样板,这说明我们还得努力改进,在不远的将来可能会解决掉脉冲远传不准确的综合性难题。但将来的事是将来,目前是否有了不入户而又相当于人入户看水表数字的信得过的产品?回答是肯定的——有!我们用微型电视摄像头(15×15mm)装在水表上面,把水表所走的数字拍摄下来,代替人进户查表,并摄录下来成为一幅图像存起来,和人进户看的表具所走的数据完全一样,相当于把眼睛延伸到户内水表上面看,虽不入户但能看到水表的真实图像所显示的数字,再用人工录入数据或用识别图形软件录入成文档数据,供水司开收费单和收据之用。这种摄像直读式远传抄表真正做到了人们期待已久的100%准确无误。有了准确的图像,用户和水司之间就一目了然,双方都100%的放心,交费时对数据就没有疑问了。以图像为准绳,图像中有拍摄当时的年、月、日、时、分、秒,也有门牌号及主人的代号或人名一起拍录下来存在计算机里,日后如有纠纷可调出某年某月某日图像作为凭证,有法律效果。有了准确的摄像直读式远传,如何传到水司办公室?这就更简单了,运用人类通讯的精华——因特网或TCP/IP走小区以太网等,如果没有宽带网自己拉千来米网线(1元/米)组成以太网方式都可以。可以用市售10Mb—100Mb(50元/块)自适应网卡,一二万户只用30秒钟左右就采集完毕。相当几毫秒采一户,这是当前最准确又最快捷的方法,确实现在已真正达到成熟推广实用的程度。如果水司把滴水计量表作为基表,再用摄像直读式远传IP系统做集抄就相当于合二为一,一步到位。实现“一步登天”计划,十年不落后,只会不断升级而不会被淘汰。

  笔者:使用滴水计量表和摄像直读式远传系统价格如何?平均每户一表连工程费在内多少钱?

  梁志伸:整个系统约在500元/表位左右,水司若以北保联盟方式出现,取得联盟最优惠待遇400元左右,比水卡表便宜,水司对房产开发商售价在500—600元以上,水司有可观而合理的工程利润。

  笔者:现在是否能大批量供应?

  梁志伸:技术是成熟现成的,水司通过一周简单的培训就可自己组织实施,到北京通过简单的技术培训后经考试合格发给《合格操作证书》就可以安装、调试,因为都是用公网线,现成的或自己拉线组成以太网。

  笔者:打算如何推广?

  梁志伸:借各省、市、县水司2012年9月16—18日到北京农展馆参观新技术展示之后,先和北保联盟签订意向合同。填写打算在本地区何时实施等等,回去研究成熟后,预计在2013年11月12月在北京由建设部主办中国水协、北京自来水集团公司协办的会议上,组织技术表演及实地工程观摩考察后可签订正式供需合同,从小范围到大范围逐步实施。

  笔者:是否各省市都设北保联盟分部?

  梁志伸:在各省、市水司自愿的基础上都可以成立北保联盟分部,经营滴水计量水表及摄像直读远传产品,可分别使用也可两者合一,一步到位配套使用。建议做水表远传的同时把滴水计量表做上。因为滴水计量表两年所产生的经济收入正好和做水表摄像直读远传的投资差不多。如果北京一年漏掉6亿元的话,用滴水计量表后会增收6亿元。

  笔者:看来技术难度不大,县一级自来水公司都可以自行安装调试,是这样吗?

  梁志伸:是的,县一级自来水公司完全有能力胜任此高级而又简单的工作,就像安电话、买一台计算机一样简单。因为是开放的网络,没有宽带接入的地方,拉几千米的线配织成简易的以太网就能顺利的工作。县一级小水司照样同大的水司一样取得10%以上的丰厚纯利润。就北京而言,年400抄表工人工资就50万元,而用这套系统之后线路是各公网,5万元费用就足够,因维护量很少,已由公共网自己维护,花5万元的维护人员工资就可。

更多专题
解读龙矿崛起之谜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如同一个车轮,轮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轮辐就是这十几个因素,轮辐的外围构成...

煤海劲旅勇创新 丹心所系创辉煌

这是一支煤海劲旅,在世纪腾飞路上,他们万里扬帆、风雨兼程;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这支丹心相映、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