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3GSM世界大会(3GSM World Congress)在法国戛纳举行,摩托罗拉、诺基亚、索爱、NEC等国际通信巨头悉数与会,拿出了各自最新的3G手机。作为全球移动通信行业顶级盛会,本届会议所透露出的最强信息便是3G商业应用渐趋现实,3G市场正在经历其牌照派发热潮后的又一激情年代。
自从2月康佳在上海宣布启动“3G快车”以来,国内各品牌手机厂商争先恐后抛出自己的3G计划:华为、海信称研制出WCDMA模式下的3G手机,迪比特的3G样机传出“走光”的消息,而华为更甚,爆出“首款3G手机6月即可量产”的新闻。
有媒体认为,在中国政府发放3G牌照时间尚未最终确定,3G网络试运营正在进行,能否商用,何时商用还是一个未知数的情况下,国内众手机厂商纷纷上马3G项目有盲目跟风的嫌疑,甚至这样的做法被认为是一种豪赌。
康佳表示,影像战略启动“3G快车”的目的,并不在于争夺谁能推出国内第一款3G手机,而是希望从产业全局的角度加速3G市场的成熟。
在3G产业化的发展中,国内大多数的企业采取了“贵族道路”,寄希望于“挟标准以令诸侯”,这种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容易陷入标准之争难以自拔,导致我国3G一直没有大的突破进展。康佳则选择了市场导向的“平民道路”,自下而上地通过市场、消费需求来加速3G产业的成熟和规模化,这样在标准最终确定以后,也将大大缩短3G普及的时间。
在通往3G的道路上,速度具有决定意义。谁最先掌握标准、谁在中国3G的研发中拥有更多的成果,谁就将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从而建立自身的竞争优势。业内普遍认为,从3G启动到正式运营需一年的时间,而3G超越2G成为市场的主流还需要两到三年,但从我国3G发展的时间表看,留给终端设备制造商的时间已经非常紧迫。
康佳通信科技总经理黄仲添说,如果现在暂且抛开标准的问题看3G的发展,会发现决定3G是否能够成功的关键有三:第一是网络建设,第二是应用,第三就是终端接收设备——手机。而比较这三点,核心就是应用,没有相应的富于吸引力与诱惑性的应用就无法形成消费者购买的动因。有鉴于此,2013年康佳主打“彩屏战略”,拓展与催熟了彩屏手机市场,2013年在3G可预期应用的基础上将“彩屏战略”升级至“影像战略”,以基于高清晰度摄像头的多媒体应用为切入3G市场的“杀手锏”。希望通过让消费者充分感受手机上的数码影像娱乐的魅力,从而催熟并推动3G市场在中国的发展。
国内厂商大张旗鼓地宣称进军3G手机市场,无疑是对未来中国3G市场的美好预期,这很正常。康佳“影像战略”在2013年新年伊始便高调启动“3G快车”,是基于广泛的市场调查与深度思考之上的理性市场策略。多年的市场经验使康佳深知,不能坐等中国3G标准的出台,而是要因势利导地充分利用这一产业升级的机会,抓住市场介入的机遇,形成先发优势,从而在增强技术和产品储备的基础上加强国产手机在3G时代的竞争力。
手机发展到今天已经不仅是一个沟通的工具,更成为个人娱乐的载体。彩信、拍照手机的迅速流行充分说明人们对于影像的偏好与需求。时至3G时代,网络带宽的大幅度提升将为包含静态图片与动态图像在内的更丰富的影像应用,包括音乐、视频流在内的多媒体应用、商务应用以及互联网应用提供可实现的平台,并促成其快速发展。康佳要立足影像,更要促使数码影像娱乐成为消费者喜闻乐见的手机娱乐形式。以有效需求带动市场,形成市场的良性循环,不但有利康佳自身的发展,更有利于行业的快速提升。
如果说技术之争是各厂商之间内功的比拼,那么对于消费者需求的创造与引导则是各厂商外在功夫的较量,从这个角度上讲“影像战略”也可看作是康佳内外兼修启动3G时代的“杀手锏”。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如同一个车轮,轮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轮辐就是这十几个因素,轮辐的外围构成...
这是一支煤海劲旅,在世纪腾飞路上,他们万里扬帆、风雨兼程;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这支丹心相映、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