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中国人财富的增长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对于资本的认识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或许在投资的初期,很多人会操作自己所拥有的资本。但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在资本的经营运作中,有一类人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那就是职业经理人。
实际上,在全球数以万亿计美元的资本运营中,真正起掌控作用的,不是资本所有者,而是职业经理人。尤其是那些大型跨国公司的高级管理者们,一举一动都受到高度关注,其行为也直接影响到公司的业绩表现。长期以来,评价职业经理人是否称职的惟一标准就是经营业绩,所谓胜者王侯败者寇,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业绩突出者享誉商界、可以拿到令人眩目的薪金;经营失败者只好黯然离去。
业绩当然还是硬指标。《商业周刊》评选2003年度最佳和最差职业经理人时,标准就是能否为公司创造价值,具体依据则是公司资产、销售额、利润等通常指标。瑟奇·特查鲁克等成了最佳职业经理人,因为在高科技行业不景气的大环境下,阿尔卡特公司取得了经营利润,跻身世界最强通讯设备制造商之列;特里·塞梅尔通过重组和严格管理,使雅虎2003年的营业收入增加了470%,销售额提高了57%,股票价格比年初提高了50%;詹姆斯·迈克纳尼担任3M公司的CEO后,公司业务有了飞速发展,2003年收益达到创纪录的24亿美元,同比上升13.5%,销售额达到180亿美元,同比提高了10.5%。最差的职业经理人当然也是业绩最差者,出井伸之让消费业电子巨头索尼公司2003年第一季度就损失了10亿美元;约尔根·史莱姆普使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年度亏损3.6亿美元,奔驰汽车居然在权威汽车调查的长期质量评比中仅名列第26位。
对于职业经理人的业绩表现,让我们感兴趣的一点是,其中制造业领域职业经理人的表现好坏与其公司在中国的经营密切相关。阿尔卡特、3M、英特尔、美国联合技术公司、三星等公司在中国市场的经营都获得了成功,星巴克连锁集团在中国市场的迅速扩展也引人注目,而戴姆勒克莱斯勒则在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出现了问题。克莱斯勒最早合资的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前几年一直不景气,奔驰轿车则还未能在中国生产,落后于大众、通用、本田、丰田、宝马等竞争对手。这是否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作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市场,忽视中国或者在中国表现不佳,也就是在全球的失败?
评价2003年的职业经理人,更不能忽略的是接二连三的丑闻。世界第一通讯公司的CFO司各特·沙立文涉及110亿美元的财务丑闻,面临87项罪名的指控,使第一世界通讯公司陷入破产境地;波音公司总裁康迪特因涉嫌“重大误导”而引咎辞职;纽约证交所主席格拉索则因离谱的1.88亿美元的薪酬被媒体曝光而下台。而在此之前,美国安然公司的破产,已经引起了人们对于职业经理人道德问题的关注。所以,《商业周刊》认为:“在经历了丑闻繁多的一年后,许多职业经理人意识到他们的工作必须要有所改变了。他们必须更为小心谨慎——甚至应该抱着怀疑的态度来工作。”
现在对于职业经理人的道德约束被提到了更高的地位,甚至位于业绩之上。笔者2003年曾经参加了一个著名跨国公司的内部会议,公司总裁一再告诫其员工:可以达不到目标,但绝不能不择手段达到目标。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如同一个车轮,轮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轮辐就是这十几个因素,轮辐的外围构成...
这是一支煤海劲旅,在世纪腾飞路上,他们万里扬帆、风雨兼程;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这支丹心相映、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