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艺术资本>> 名家访谈>> 正文

画家高恩—“无形的山水”

中国企业报道  2013-10-11 16:46:07 阅读:
核心提示:山水,是极富表现力的审美对象。在中国艺术家看来,山水不是孤立的,而是活的、有生命的存在。 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齐一”,传达的是山水与人共在的至美至乐的境界。画家画山水,不能局限于对对象的模仿,而应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同自然之妙有”,以山水之形质,绘胸中之抱负。

  山水,是极富表现力的审美对象。在中国艺术家看来,山水不是孤立的,而是活的、有生命的存在。 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齐一”,传达的是山水与人共在的至美至乐的境界。画家画山水,不能局限于对对象的模仿,而应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同自然之妙有”,以山水之形质,绘胸中之抱负。

  高恩的山水画大气磅礴,格调雄壮。画家善取太行山这一燕赵儿女的母亲山作为审美对象,重在表现太行山的气势、力量和壮观。 明代画家唐志契说:“凡画山水,最要得山水性情。”高恩深谙太行山的性情,她不似华山之险,也没有黄山之奇,但她雄伟壮丽、博大深邃,历尽沧桑,砥砺而厚重。画家能够即景会心,笔随意动,在仰观俯察之间,把太行山独有的特点表现出来。胸中丘壑,笔端春秋,一个苍劲雄浑、巍峨大气、磅礴绵延、气象阔达的太行山世界跃然纸上。观高恩的画,能使人产生一种强烈的震撼,令人陡然一惊。

  太行山绵延纵横、巍峨雄奇。人置身于太行山中,往往仅能观之一隅,笔力不逮为多数画家所慨叹。然而,高恩却能够在“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辨千寻之峻”,从而使画面承载博大的深意。置身于高恩山水画中,我们可以一目千里,神与物游;也可以移目换景,在崇山峻岭间伴水徐行,太行山的万千姿态尽收眼底。

  高恩的山水画体现了扎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自觉,但又立足当下,努力表达当代人的审美追求:他的画,一方面,自然天成,不事雕琢;另一方面,又苍茫辽阔,蓄势待发,以当代军人之魂魄,铸大山崇高俊美之气象。他画中的山水并不孤立——— 山中密林如织,苍松秀拔。山间云雾蒸腾、变动不居,而瀑布于山间飞泻而出,激荡腾挪,似引吭长啸,溪水则顺山势而潺潺,如浅唱低吟,似有还无,别是一番景象。整个画面雄浑与秀丽争艳,刚烈与柔美并济,动静相宜、虚实互生。

  高恩的山水画以鸿篇巨制见长,具有一种史诗般的厚重感。这与画家在构图上的时空营造有关。美学家叶朗先生指出:“山水画在本质上就是和‘远’的观念密切相联系的。……山水的形质是‘有’,山水的远景‘远景’、‘远势’则通向‘无’。山水形质的‘有’烘托了极目远处的‘无’,反过来,极目远处的‘无’也烘托了山水形质的‘有’。这种‘有’和‘无’、‘虚’和‘实’的统一,就表现了‘道’,表现了宇宙的一片生机。”高恩的山水画善于将有形的山水引向“无形的山水”——— 那“无形的山水”分明是画幅之外的苍茫宇宙。在“远”的美学意境引导下,一种超越时空局限的历史纵深感也就应运而生,此即古人所说“咫尺有千里之趣”。

  美学家叶燮认为,艺术家的创造力由“才”、“胆”、“识”、“力”四个因素构成。《原诗 内篇》云:“大凡人无才则心思不出,无胆则笔墨畏缩,无识则不能取舍,无力则不能自成一家。”高恩兼具叶燮说的才、胆、识、力,这才、胆、识、力,正是画家军人情怀与艺术家气质多年碰撞融汇的结果。正因为如此,画家山水里的太行风骨才与军人的铁骨如此相拥,彼此照亮。

更多专题
解读龙矿崛起之谜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如同一个车轮,轮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轮辐就是这十几个因素,轮辐的外围构成...

煤海劲旅勇创新 丹心所系创辉煌

这是一支煤海劲旅,在世纪腾飞路上,他们万里扬帆、风雨兼程;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这支丹心相映、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