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行业新闻>> 正文

鸡西矿业拼搏十年“龙抬头”

中国企业报道  2013-10-11 16:54:13 阅读:
核心提示:如果把鸡西矿业集团公司比作煤海里的蛟龙,那么,这条“龙”经过10多年的拼搏,如今在市场经济的大潮里也抬起了头,正瞄准着小康的目标,奋起舞动着全身。

  如果把鸡西矿业集团公司比作煤海里的蛟龙,那么,这条“龙”经过10多年的拼搏,如今在市场经济的大潮里也抬起了头,正瞄准着小康的目标,奋起舞动着全身。

  去年,集团公司产煤965万吨,是近8年来的最好水平;上缴税金9714万元,有力地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员工结束了不能正常领取工资的历史,收入还比前年有所增加。

  近两年,集团公司在安全上投入达近1亿元,其来源为国债资金、省里拨款、企业自筹。改造矿井通风系统,有3个矿更换和新投主扇6台,为14个掘进工作面增加了大功率对旋局扇,完善了数字化监控系统,394处监控系统全部纳入网络并于去年10月与省煤矿安全监察局联网。特别是在瓦斯治理上下了大气力:新建的6个瓦斯抽排系统已投入使用2处,其余4处正在抓紧施工中……

  开展安全培训是投资最少、见效最快、回报企业最持久的特殊投资。

  集团公司建成培训基地面积3400平方米,配齐了专、兼职教师;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这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得到了上级的肯定,2013年,黑龙江省煤矿安全培训现场会就是在该集团公司召开的。

  集团公司的高产高效建设不断弹奏出高亢的乐章:2012年产煤800万吨;2013年产煤965万吨,比计划增产165万吨。

  时下,这个“节”那个“年”,已经是不绝于耳。集团公司有一个特殊的“年”,去年和今年,都是“开拓掘进年”。多年的困难期,无力对矿井进行投入,使采掘比例严重失调。要调整好这个比例,没有3—5年不行。而要进行调整,就意味着投入。去年,集团公司计划掘进15万米,年末统计却是17万米。仅此一项,就多投入近2000万元。加上要达到高产高效目标所上的设备1.5亿元,总计是1.7亿元。这些钱,如果拿出一部分用在员工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谁的脸上都有光彩。

  可是,用在了矿井的长远后劲上,对领导而言,其政绩表现得不突出;对员工来说,暂时收入增长也不明显。但是,矿工们明白领导们的良苦用心,不然,他们也不会以自己的热情去让这一决策在预定的时间内兑现。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上,集团公司的做法是:强化内部管理,开源与节流并重。根据煤炭市场的变化,抓住全行业供求平稳的时机,及时调整了自己的销售战略:内部实行煤炭收购制。对内部,迫使生产单位多出煤,出好煤;对外部,形成了重拳开拓市场的局势。去年比前年多销售119万吨煤不说,回款率也达到了100%。

  前些年,人们熟悉了“三角债”这个词。在集团公司的物资供应上,由此演变出的“抹账”,就是一种让人无奈的选择。这两年,企业加大了现金采购的力度,实行招标采购,到现在已成功地开展了两次招标采购活动。与抹账相比,好处十分明显:材料费的平均价格可以下降35%左右,使去年的吨煤成本中的材料费不足21元;生产急需的储备资金达到了正常的库存量,还堵塞了在材料采购供应上的人为漏洞。

  集团公司的员工对“企兴我荣,企衰我耻”的感受刻骨铭心。

  企业领导因势利导,总结出了“拼搏创新,自强不息”的企业精神,并通过多种有效的载体进一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同时,还用无声的行动去感染每一名员工。

  集团公司的总经理孙永奎在2012年的7月份就任后,对外一直保持着低调。除了下发了《关于严肃干部作风的指令》和《关于安全生产的指令》外,没有什么就职演说,有的只是穿梭于井下的身影,还有实实在在的工作。

  龙抬头,身子必然要舞,这是规律。

  借着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东风,鸡西矿业集团公司这条煤海的蛟龙,再次飞舞的日子还会远吗?!

更多专题
解读龙矿崛起之谜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如同一个车轮,轮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轮辐就是这十几个因素,轮辐的外围构成...

煤海劲旅勇创新 丹心所系创辉煌

这是一支煤海劲旅,在世纪腾飞路上,他们万里扬帆、风雨兼程;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这支丹心相映、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