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题>> 正文

金猴奋起千钧棒 天骄弯弓向天横

中国企业报道  2013-10-11 16:08:09 阅读:
核心提示:据权威部门统计,近几年,糖果行业已成为我国食品工业中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曾连续5年保持了强劲增长的态势。目前,我国每年人均消费糖果0.7公斤左右,约为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

  据权威部门统计,近几年,糖果行业已成为我国食品工业中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曾连续5年保持了强劲增长的态势。目前,我国每年人均消费糖果0.7公斤左右,约为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国际人均消费水平的三分之一。有糖果专家分析指出:今后数年,我国糖果业将保持8%的增长速度,高于全球糖果业近年年均增长速度6个百分点,发展空间非常之大。

  面对如此良好的形势,驰名中外的糖果生产企业——金丝猴集团有限公司更是意气风发:练内功强身健体,上新品引导消费,抢市场精耕细作。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舞台上,抓机遇、迎挑战,信心十足地“与狼共舞”。中国糖果专业委员会主任王海宁因此曾称赞金丝猴集团是行业的“排头兵”,其经营理念带动了我国整个糖果行业的发展。

  金丝猴集团有限公司组建于1996年10月,原是负债112万元、濒临破产的乡镇小厂,在优秀共产党员、中共河南省第六、七次党代表、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模赵启三领导下逐步发展起来。如今,金丝猴集团拥有上海金丝猴食品有限公司、中澳合资上海克劳斯食品有限公司、河南金丝猴食品有限公司、金丝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中新合资周口金隆食品有限公司等16个企业。全集团现有员工4600多人,大专以上学历职工326人,高中级技术人员368人;拥有资产近6亿元,连年被国家农行授予AAA级信用企业。公司的龙头产品——“金丝猴”牌糖果巧克力、饮品、小食品等4个系列、200多个品种,畅销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200多个城市和广大农村,并出口到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金丝猴集团目前已成为全国三大糖果生产基地之一。

  辛劳凝聚结晶,智慧开发亮点,事件记载历史,光环属于强者。师者、智者、勇者,众多的人才共同把“金丝猴”打造成了糖果业的强者,昨天的掌声与辉煌为他们带来了共同的欢乐,每一次搏击均是糖果业一段厚重的历史。

  金丝猴集团自成立以来,没有演绎过一夜暴富的神话和大起大落的沉浮,它稳步攀登在高峰之巅,以跨越式的速度发展,创造了河南乃至全国乡镇企业的一个奇迹。

  像众多乡镇企业一样,金丝猴集团在创业初期,确实历经了许多曲折和坎坷。

  20世纪80年代初,这个仅有37名职工、负债112万元的社办食品小厂从生产月饼、糕点等低档食品开始了艰难的起步。小食品厂渐渐有了些积累后,易名为沈丘县食品总厂,到1991年,已经创下了产值1000万元的佳绩,在周口乡镇企业中崭露头角。

  带领大伙苦心经营多年的领军人物——厂长赵启三没有盲目乐观、满足于现状,他深深意识到,如果企业不具有技术含量高的主打产品和项目,就很难走向都市、融入更广阔的大市场。要干就干出个样子来,这是赵启三和他所领导的创业者们的性格。在拼命干的同时,他们仍不倦地寻求着企业的市场定位。

  这年,上海食品工业研究所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枕式奶糖。尽管这种新型实用专利技术工艺复杂,赵启三得知信息后却如获至宝,他当机立断买断了这一技术。

  1992年春节前后,经过全厂职工40个昼夜的奋战,枕式奶糖批量生产样品成功下线。这一年是猴年,赵启三希望企业能在猴年交好运,于是便把蕴含着心血和希望的新产品命名为“金丝猴”牌并为之注册。果然,“金丝猴”不负众望,腾空一跃,当年创销售额2100万元。在收获“金丝猴”品牌第一桶金的时候,企业的主营发展方向也已经明确,这也为企业快速扩张奠定了坚实基础。

  “金丝猴”横空出世,在糖果市场尽显风骚。如何保持这种强劲的势头,让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金丝猴人又在寻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时机就是商机。1993年,上海一家食品企业经营困难,早就胸怀移师中国最大都市雄心壮志的金丝猴人抓住这一商机,全资收购了上海蓬莱食品厂,注入资金1000万元,注册成立了上海金丝猴食品有限公司,从而在上海成功抢滩。此举在业界曾引起巨大震动,沪上一些媒体以“蛇吞象”为题进行报道,对来自河南的农民企业家强攻上海市场表示敬意。

  与此同时,1992年12月8日,沈丘县食品总厂吸引港商出资600万元,合资成立了河南裕恒食品有限公司。一年两大步,完成了规模扩张计划,又实现了借船出海、进军大都市、抢占大市场的目标。

  以赵启三为首的公司领导层深知,好的产品要想让更多的消费者接受,必须有先进的营销理念。他们审时度势,树立市场运作意识,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营销手段并把市场划分成区域,设立办事处,铺设销售网络,形成产、供一条龙的格局。

  至1996年组建金丝猴集团时,企业年销售额已突破2亿元,列入全国三大糖果生产基地,产品荣获“中国名牌创造奖”、“国际品牌产品”等多种荣誉称号。

  办法对了头,企业一年一大步,公司产值也连年翻番,2000年公司销售额已达3.6亿元,2001年升至4.6亿元。近两年,金丝猴集团在做好糖果主业的同时,又进一步拉长了延伸产品供应链,将触角伸向房地产、餐饮、保健饮品等行业,多元化发展的格局初显端倪。

  据统计,金丝猴集团的经济效益在1992年至1996年期间连年翻番,自1996年以来,以20%—30%的速度跨越发展。集团巨大的原材料消耗有效地促进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快速崛起,在年度各项考评活动中,集团综合绩效居同行业榜首。

  理念感召人才,体制适应市场,技术储备力量,管理支撑发展,诚信升华品质。“金丝猴”深知:在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永远不变的就是“变”,始终以主动创新替代被动改革,才能使自己步入高速、良性、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

  如果把金丝猴集团的发展历程比喻成一曲柔美而刚劲的跨世纪舞蹈,从中原偏僻的小镇跳到有东方巴黎之称的上海,继而冲出国门,那么,这无疑主要归功于金丝猴集团董事长赵启三的企业领导艺术。

  乡村黄土地流露的质朴刚毅与国际化商都酝酿的机警敏锐,造就了商界巨子赵启三卓越的行为与思维的双重领导艺术。他深知,新经济时代是摒弃平庸、追求卓越、风云迭起的知识经济时代。于是,他利用3年时间修完了必备课程,在47岁那年取得了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文凭,并带领全体员工向学习型组织迈进。赵启三认为,企业只有形成了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之后,才能在全球化的市场中得心应手地运行,最大限度地盈利、发展和壮大。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企业成功的保证,能否有效的创新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金丝猴集团历来把不断创新作为首要的工作来抓,并具体到把对理念、体制、技术、管理的创新真正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战略高度。

  金丝猴集团在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提出了不同的理念。在20世纪80年代食品总厂时期,“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荣辱观激励了老一代拓荒人;90年代,“当好裕恒人,同创裕恒业,共享裕恒银”的创业观,鞭策着如今作为企业砥柱的中年人;21世纪,“以人为本,注重科技,不断否定自己,永远追求卓越”的发展观感召了一批青年学子、职工干部。体制创新方面,集团加速了资本的人格化进程,建立了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截至2000年底,全部完成了集团下属裕达、裕恒、上海金丝猴等核心层子公司的股份制改造。集团公司与之同步,经过整合,金丝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挂牌运营并筹备上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金丝猴集团不盲目追求高精尖的产品,而是根据市场的发展需求,逐步加大技改投入,研发、储备技术。金丝猴集团每年均有近20个畅销的新产品投入市场,从而稳步实现了产品由中低档向中高档的平稳过渡。

  在众多企业纷纷追求近年内蜂拥而起的人性化概念管理的热潮面前,赵启三处之泰然,他卓越的企业领导艺术早已引导“金丝猴”走上了融合式的新型管理模式:人性本能流露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融合;通过制度、组织、权力推动企业的运作与通过沟通、感化、引导员工行为的融合;通过图表、数据和逻辑来判断与通过对现实的整体感悟和直觉做出判断的融合。更难能可贵的是,赵启三在这种管理模式中又为“金丝猴”量身定做了一套危机管理意识,形成“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惶者生存”的态势,并以信息化带动管理向现代化方向迈进,从而搭建了“金丝猴”良性、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关于诚信,赵启三言简意明:赚取阳光下的利润。孔子曾说过“言忠信,行笃信”,孟子更把“格物致和,诚意正心”看作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金丝猴”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高度的诚信意识始终贯穿在各项商务及其他往来中。当今商业竞争已经进入到了以德商时代为主导的阶段,诚信已成为企业抢滩市场领域、推动自身向更高水平发展的重要瓶颈。这一点给赵启三的感触是尤为深刻的。

  同时,金丝猴集团大力实施战略前瞻性,且不忘创造比较优势,秉承质量第一、信誉至上、文明经商、义中取利的经营理念,紧密围绕赵启三提出的“市场变我也变,我变随着市场变,市场不变我也变,我变引导市场变”的“变”字经,全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把赵启三的企业领导艺术展现得淋漓尽致!

  立足本土,放眼天下,外引内联,滚动发展。从乡村到城市、到国外,并不是五彩缤纷的世界吸引了“金丝猴”,而是“金丝猴”欲打造五彩缤纷的糖果世界。永恒的主动追求造就了它庞大而不臃肿、庄重而不呆板、新潮而不造作、华贵而不高傲的发展体系。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国内企业如何跻身国际市场,主动参与竞争,成为经济界关注的热点。赵启三认为,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要具备4个要素:观念、文化、法律、人才。在当前跨国公司实施的“全球资源,本土运作”的策略面前,国内企业若一味采取单纯被动的防御是不行的,要敢于“走出去”。“金丝猴”面对这种情况适时采取了“以市场为中心,以核心企业为依托,以现有产业为主导,以扩张资本经营和扩大外引内联为两翼,科学决策,集团化发展”的详实战备,兼并或联合国内多家企业,壮大实力。“走出去”,与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和我国香港地区的企业共同组建多个合资公司,并采用国际一流的先进设备,严格按照ISO9001国际质量控制标准生产,形成了以糖果、巧克力为主营产品,向果奶、果冻、炼乳、饴糖、奶粉、保健饮品、包装采印等上游和下游产品延伸的食品工业的“托拉斯”,如期成功实现了企业的低成本扩张,成为拥有资产近6亿元、员工4600人、年生产能力达4万吨的乡镇企业集团。

  目前,金丝猴系列产品已经在俄罗斯及东南亚各国市场形成了强大影响力,金丝猴品牌已经深入人心。

  立足实际,金丝猴集团把创新看成了一门艺术,把所谓的冒险看成了一种富有逻辑性的挑战。其实挑战的行为方式等同于现在做未来该做的事情,至于未来的事情该不该现在做,决定它的关键是市场。据了解,2003年,金丝猴集团揭开了里程碑意义的新篇章,企业决策层提出了二次创业的号召,确立了铸造精品王牌、打造百年老店的远期发展战略。市场营销也根据自身状况调整了布局,在上海、长沙、济南、西安设立了四大分公司,下辖48个办事处,全面启动了在全国各大商场、超市的3000个专柜和店中店。更为重要的是,集团在上海浦东的三期扩建工程已经完成,工厂、办公楼、宿舍楼、酒店一应俱全,集团的管理中心、营销中心、技术中心将于近期由河南整体入驻上海,充分发挥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商业辐射作用,奋力开拓东南亚各国及其他国际、国内市场,掀起中国糖果业新一轮高标准、高素质、高水平的糖果革命!未来几年,金丝猴集团将继续逐步加大外贸投入,大胆引进从事国际化经营的管理人才,推进产品与服务,特别是集团内具有国际一流技术水平产品的国际化进程,构造海外的战略运作平台,大幅度提升企业全面的国际化服务能力。

  时常乐意为大众谋利者,都是人之杰,恰似宝灯,不论油有多少,灯心粗细,以把每一丝光无私地照尽为己任。生命的路是进步的,总是沿着无限的精神三角形斜面向上走,什么都阻止不了。

  再次见到赵启三是在北京河南大厦里,这次他的身份不仅是中国金丝猴集团董事长,而且是作为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来京参政议政。前些日子,刚走出在新加坡召开的集团董事会会场,赵启三来不及歇息片刻,便同众多代表一起赶赴北京。但他依旧满面春风、精神烁烁,呼吁各级政府加大对涉农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集团“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带领集团周边的父老乡亲共同致富奔小康的愿望使他激情勃发。

  他曾不止一次地讲到:“做企业的过程不仅仅是唯美的、艺术的、高效的,更应该是经济的、功能的、有社会责任的。”他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集团斥资数百万元建立了托牛所,免费为企业周边的奶牛农户提供养殖场所,并提供全面的养殖技术,而且全部回收鲜奶。仅此一项,每年就给农民兄弟带来了近3000万元的收入。而集团其他巨大的糖果原材料消耗、普通工人就业等诸多方面所创造的涉农社会效益都足以成为当地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亮点。

  农民出身的赵启三深知农民之苦,亲民、扶民、爱民是他内心自然滋生的一种情愫。但他亦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成功商人。从负债百万元起家到今天拥有近6亿元的巨额资产,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到驰名中外的糖果生产基地,由他一手领导的金丝猴集团创造了糖果业的发展奇迹。

  日升日落,赵启三满世界的考察市场,从乡村穿梭到城市,从城市返回到乡村,常常刚阅读完集团有关部门的报告,又惦记起社会福利事业的捐赠;刚接见完外宾,又忙于车间生产的检查……但他坦然一笑,觉得日子总是充实的。

  能够看着整个企业在健康的轨迹上发展,朝着自己所追求的既定目标不断前进,这是赵启三作为一个企业家最大的快乐。而让父老乡亲与自己的员工过上富裕而幸福的生活,这是赵启三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朴素情怀。

更多专题
解读龙矿崛起之谜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如同一个车轮,轮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轮辐就是这十几个因素,轮辐的外围构成...

煤海劲旅勇创新 丹心所系创辉煌

这是一支煤海劲旅,在世纪腾飞路上,他们万里扬帆、风雨兼程;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这支丹心相映、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