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小组界别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汽车的快速增长,已经带来了能源短缺、环保压力增大、交通问题突出等问题。而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些问题在短时间内还难以得到彻底解决。为此,我们应提早研究对策,寻找更科学、更合理的管理方式,逐步理顺能源与环保方面的政策,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及环保与汽车增长的矛盾。
节能环保优势突出
李书福说,经济型轿车和小型汽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从经济型轿车来看,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轿车具备较好的燃油经济性,二是指价格便宜。目前国内符合这个定义的车型大致是发动机排量在1.4升以下、价格在10万元以内。据统计,小型汽车5辆车排在一起,大概只相当于3辆多中级别轿车排起来占用的空间,这还没算宽度。其机动性和停车空间都优于其他车辆。
从小型轿车来看,小型车辆排量小、污染少、节省能源(包括制造成本、燃油和养车费用),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新材料的使用是经济型轿车的主要特点,由于车身重量的减轻,油耗降低、排放水平也得到提高,同时,前软后硬的“安全车体技术”和安全气囊也在许多经济型车中得到应用。
利于发展自主品牌
李书福说,加入WTO对中国汽车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豪华车和大型车辆以及供应行业的冲击,而不是对小型、低价车辆的影响。要增加汽车产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创造民族自主品牌,应该大力发展小型和低成本车辆。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型轿车产业的发展道路多年来一直颇多坎坷。首先是轿车消费中的限制性因素;其次是一些主要轿车消费和制造区域的歧视性和壁垒性政策因素;第三是以公车消费为主的轿车消费机构因素;第四是视轿车为身份与地位象征的贪大求洋的消费观念;第五是以上海为代表的牌照拍卖政策,使用户不愿购买小型车,因为一个牌照就是四五万元人民币。
李书福说,在我国,对小排量车和大排量车征收的过路过桥费、城市增容费、牌照费等,包括停车费基本都一样,但产业发展政策支持却有很大差别;同时,我国对所有车辆一律采用与欧洲一样的排放标准,但对待经济型轿车和其他小型车辆的政策却与欧洲大不相同。
根据其他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能源利用与防治污染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充分协调各种社会资源,而这都离不开政府相关的政策支持。综上所述,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李书福建议,财政部出台相关的政策和管理措施,大力支持经济型轿车和小型车辆的发展。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如同一个车轮,轮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轮辐就是这十几个因素,轮辐的外围构成...
这是一支煤海劲旅,在世纪腾飞路上,他们万里扬帆、风雨兼程;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这支丹心相映、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