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记者专访了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河南省省长李成玉。他结合此次的《政府工作报告》,畅谈了力促河南经济快速发展的话题。李成玉说:此次的《政府工作报告》,讲成绩客观实在,提问题切中要害,对今后工作的指导思想明确,任务具体,措施得力。
统篇贯穿一个“实”字,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精神,是一份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报告,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报告,令人鼓舞、催人奋进。
李成玉说,过去的一年,河南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良好开局。尤其是在抗击“非典”和抗洪救灾中,全省上下万众一心、迎难而上,干群之间向心力、凝聚力空前增强,广大基层干部冲锋在前,成为群众的主心骨、贴心人,赢得了群众的良好赞誉。实践证明,我们所做的事情与群众的一致性越多,群众的信任度就越高;与群众的心贴得越紧,群众的情绪就越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把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铭刻在脑海里,融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吃饭、安居、上学、就业等,事事关乎老百姓,件件牵动人心。对这些问题,一定要扑下身子,一件一件下大力气安排好、解决好。今年,要重点抓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农村道路、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受灾群众倒塌房屋重建、拖欠务工人员工资等工作,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在谈到县域经济的发展时,李成玉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原崛起,必须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河南省县域经济与全国先进省市相比,还比较落后。如果经过努力,有50%的县(市)经济实力上去了,河南的发展就有了更大的后劲、更大的活力。今年,省、市两级要加大对县域经济扶持力度,各种投资和财政转移支付向县(市)倾斜,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县域经济要坚持以民营经济为主,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经济。支持农业产业化项目和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提高二、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各县(市)要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增强经济实力。
李成玉说,要下气力,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当前河南省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偏低,既有结构性的问题,也有税收征管的问题。要坚持依法征税,依率计征,既不收过头税,也不少收漏收。要重视亏损企业的扭亏增盈。要对亏损大户逐户分析,找出原因,对症下药,力争扭亏增盈。
李成玉最后强调,目前河南省经济已经到了全面提升、再上新台阶的关键时期,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很多。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全局观念,善于在千头万绪的工作和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注重研究解决带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保证经济平稳运行。要进一步转变作风,狠抓落实,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抓出成效。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如同一个车轮,轮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轮辐就是这十几个因素,轮辐的外围构成...
这是一支煤海劲旅,在世纪腾飞路上,他们万里扬帆、风雨兼程;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这支丹心相映、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