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回天胶业有限公司是一个专门从事胶粘剂研发、生产、经营的高科技民营企业,其中汽车用胶回天占全国市场50%的份额。公司创造了5年经济效益增长10倍的回天速度。回天被中国证券机构誉为中原地区的一匹“黑马”。在接受采访时,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北回天胶业公司总工程师刘鹏向记者介绍了企业创新机制谋发展的改革历程。
刘鹏介绍说,回天这几年的迅猛发展,全靠企业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全靠企业有一个好带头人。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曾说过,培育企业的关键是培养企业家。回天公司的迅猛发展也说明了这一点。湖北回天胶业公司原来是一家濒临倒闭的胶业技术研究所,一年销售收入不到100万元,银行贷款却高达300多万元,产品开发是闭门造车,科研成果转化率不到10%;工人工资不能兑现,干部职工人心涣散,有实力的技术人员纷纷自找出路,新来的人看不到希望要求辞职到南方打工……。
现任董事长、总经理章锋就是在这个时候从工业一线调来担任所长的。他下决心要改变这里的面貌。砸三铁,搞承包,他都尝试过。但不管哪种方法都只能管一阵,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个人却成了改革冲突的焦点。100人的单位就有70多人上访,他曾经两次遭到不明真相的员工殴打,但他依然义无反顾地坚持改革。
1996年底,章锋听说市里正在搞中小型企业改制试点,他就和班子里的同志合计了一下,主动请缨要求加入试点行列。企业改制后的最初一段时间员工热情很高,长期压抑的生产力被解放。但好景不长,懈怠的情绪开始滋长,章锋明白单纯靠改制,不可能自动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他开始对深层次的问题进行改革。如建立全员合同制、薪点工资制、职称评聘分离制、虚拟期权股票、车间计件工资制、营销提成工资制、科研项目与市场挂钩的奖励制度,并初步形成了一整套法人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制度。
竞争机制。在回天当董事长、总经理、董事、监事、部门主管、股东代表要靠竞争;员工招聘、上岗、转正靠竞争;当模范评先进、加薪晋级升职靠竞争;科研项目研发靠竞争;选择供应商货比三家靠竞争;建设项目招标靠竞争。竞争推动着各项工作的发展,成为回天工作的主旋律。
激励机制。在回天,“业绩”是个最时髦的词汇,资历早已被人淡化了,这里没有平均主义。干的好,可以破格晋升;可以高出同类人员几倍收入;可以无偿得到住房;可以保送到重点院校培训;可以获得高出一般人员的保险金……。激励机制使正气得到弘扬,使懈怠受到鞭策,使好人扬眉吐气,挖掘了人的潜能。
淘汰机制。这是一种使人警醒的机制,是“鲶鱼效应”、“藏羚羊效应”,在企业每两个月的强制性业绩考核排序中,三次排在末位的干部和员工,要依次进入免职、降级、调岗、解除劳动合同的处理,每年公司都有一批落伍者被淘汰,平均淘汰率达到2%以上。5年来,公司新进人员100多名,解除劳动合同20名以上。
监督机制。回天高管必须接受民主监督;每年两次的述职必须接受群众评议;信任票不足半数应引咎辞职;高管的财务报销要受到专门审计;新的干部提拔要公示要竞争;上项目搞投资要听取群众的意见;搞改革,新制度、新办法出台要听取员工的意见;重要的福利改革必须得到工会的认可;一些较为敏感的经济活动都有严格的监督程序。保证了员工的权益不受伤害;大型对话都是总经理、经营班子与员工面对面的沟通,在这里有领导与工人的沟通,也包含有业主与雇员之间的沟通。在回天这个大家庭里,通过民主的形式形成了凝聚力、战斗力。
回顾回天几年来的改革历程,刘鹏说,创新机制催生出回天速度,改制几年来公司累计完成销售收入近5亿元,累计完成利税近亿元。员工们不但还清了欠款,还有了一笔不小的储蓄……由于业绩突出,在上届换届选举时,以章锋为首的董事会在无人竞争的情况下再次高票当选。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如同一个车轮,轮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轮辐就是这十几个因素,轮辐的外围构成...
这是一支煤海劲旅,在世纪腾飞路上,他们万里扬帆、风雨兼程;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这支丹心相映、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