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是农业大省,如何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事关发展新跨越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省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从总体上看,与农业强省相比差距还不小。日前本报记者就如何加快四川省农业和农业经济的发展采访了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张学忠。
张学忠说,我来四川后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我感到根本差距在于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滞后,工业化水平低下,资源优势未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而要改变这种状况,很重要的是我们抓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思路和方法需要创新,必须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传统思维模式,用抓工业的思路、理念、机制和办法抓农业,走出一条城乡统筹、以工促农、工农互动的良性循环道路,推动农业和整个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张学忠强调,必须深刻认识“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的重要意义。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四川省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的新举措;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结合四川实际,总结各地成功经验而提出的一个大思路;是解决四川省“三农”问题的创新之举。
“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是准确把握农村经济发展趋势,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工业企业进军农业领域,农业领域运用工业理念进行生产、营销和管理,是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阶段,农业的工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是四川省推进“三个转变”、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新跨越的迫切需要。
“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是提高我们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创新领导方式的重大举措。
张学忠指出,必须正确把握“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的基本内涵。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就是以统筹城乡经济为方向,以坚持市场导向为核心,以培育特色产业产品为关键,以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延长农业产业链为重点,以工业化的生产组织方式为手段,充分发挥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等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合力推进四川省农村的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实现四川发展新跨越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就是要对农业实行产业化经营,就是要对农业实行企业化生产,就是要对农业实行市场化营销,就是要对农业发展实行项目化运作,就是要对农业实行科学化武装,就是要对农业实行社会化服务。
最后张学忠提出,突出抓好“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的工作重点。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是一篇大文章。我们必须结合实际,统筹谋划,抓住重点,有组织、分步骤地加以推进。当前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抓龙头企业培育,为农村工业化打造强势主体。
抓农产品基地建设,为农村工业化建好“第一车间”。抓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为农村工业化架起坚实桥梁。抓市场环境建设,为农村工业化创造良好平台。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工业化奠定坚定基础。抓农业项目招商引资,为农村工业化借引外部推力。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如同一个车轮,轮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轮辐就是这十几个因素,轮辐的外围构成...
这是一支煤海劲旅,在世纪腾飞路上,他们万里扬帆、风雨兼程;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这支丹心相映、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