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被波导公司定格为关键性的一年。“我们将趁势而上,从技术、规模、产品、服务等全方位继续努力打造波导这个品牌,让波导不但在国内成为第一品牌,更要成为一个国际品牌。”波导掌舵人徐立华如是定位2004年波导的发展之路。
波导的“走出去”,做国际品牌的第一步就是“2004年实现出口200万台,创汇2亿美元”。而新年第一批返销欧洲、贴着波导品牌的手机为波导实现了开门红,使波导离“国际品牌”又近了一步。
请进来,“手机中的战斗机”一飞冲天
技术是国产手机的软肋。在这一点上波导“先人一步”。和不少国内厂家冀望于自主研发,想打技术牌不一样,在寻呼机上打过技术牌的徐立华更看重的是机会成本,走了一条“请进来”技术借力的路子。
在波导成立之初,徐立华就选择了与为法国幻影战斗机提供射频通信技术的法国萨基姆公司进行技术合作,先后和萨基姆公司成立了合资公司及研究院,直接引进、吸收国外一些先进且成熟的技术。“请进来”让波导抢到了宝贵的先机。1999年5月,当其他企业还在苦等生产牌照的时候,波导的第一条手机生产线已经安装调试完毕。同年9月,当信息产业部颁发牌照的时候,波导已经生产出了2万多台手机,10月就批量上市,迅速抢占了市场先机。在积极“请进来”的同时,波导就实施了一条成功的“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的技术之路,积蓄了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波导创造了众多的国内第一。我国首款自主研发的高端智能商务手机——DOEASY移动商务终端由波导推出;国内最早的一款彩屏手机出自波导;目前手机市场上最薄的直板机来自波导,其最厚的地方为11毫米;目前最薄的彩屏直板机也已经在波导诞生;国内首款自主设计的内置摄像头的手机在波导诞生;国内首款自主研发的手写触摸屏并内置摄像头的手机已经在波导产生;国内首款自主研发的可播放视频的手机即将在波导产生;波导是首家在手机产品上预置手机增值服务和网络服务的厂家;软件应用功能方面,在“移动商务”、“无线娱乐”、“掌上互联网”领域,波导自主开发了无线电子邮件、Java游戏、信息宝典等功能。
“你可以任意给我们提供手机的外观,我们自己设计主板,最后批量生产出手机成品——我们可以根据外观设计内部结构。”波导研发部门一位负责人在采访中如是自信地表示。据称,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波导产品中2/3以上产品是完全自主研发的。
正是这种强大的产品研发能力,为波导迅速抢夺市场、夺取市场竞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3年,国产手机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占据了国内市场60%以上的份额。其中波导以超出第2名近200万台的累计销售业绩高居榜首,不仅连续4年保持国产品牌手机销量第一,而且继续保持超越所有国际品牌的态势,实现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
走出去,波导期待“中国红”染遍国际市场
“和国际品牌比起来差得太远。比如跟诺基亚比,我们就差得太远了,我们现在说销售额100多亿好像就已经是比较大了,但人家销售额都是几百亿美金,利润都是上百亿元,我们显得太小太小了。所以我们要努力的东西还很多很多。”也许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徐立华加紧了波导走出去的步伐。
为了这个目标,波导已经在香港设立分公司,主营手机业务出口,在东南亚、俄罗斯、印度等国家和地区设立了相应的办事机构,并通过欧洲合作伙伴成功实现反向贴牌。
波导认为自己已为出击海外市场做好了准备,原因是:在国内市场地位上,波导连续4年保持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连续两年销量超过1000万台。中国市场是世界最大的市场,也是竞争最为激烈,资金、技术最为密集的市场,在中国市场做到销量第一,说明具备了进军国际市场的实力;在研发能力以及语言开发能力上,波导的机型多,各种产品都能自主开发,有产品作后盾、技术作支持。同时,波导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保证了波导产品的质量。波导已成为首个通过欧洲CE认证的国产手机厂家。同时,波导一向以市场反应速度快而著称,能够对国际市场的需求作出快速反应。
2004年初,首批返销欧洲的波导手机在宁波正式出港,这是波导手机2003年夺得中国市场销量第一后又一引人瞩目的举措。这批返销欧洲的手机将以波导品牌在法国和意大利销售。而此前中国消费者买到的国际品牌手机,大都是国际品牌在中国设厂生产的,中国品牌手机的出口,只能以OEM的方式“为洋品牌打工”。据称,目前波导产品已出口28个国家和地区。
“走出去”,做“国际品牌”,徐立华已经成功迈出了第一步。今后,波导是否能如愿以偿地将“中国红”染遍国际市场,成为能与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国际知名品牌比肩的中国品牌,让我们拭目以待。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如同一个车轮,轮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轮辐就是这十几个因素,轮辐的外围构成...
这是一支煤海劲旅,在世纪腾飞路上,他们万里扬帆、风雨兼程;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这支丹心相映、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