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 记
人类自构木为巢始,就与建筑结下了不解之缘。抚今追昔,遍游天涯,随处都闪耀着建筑文明的璀璨之光。因此,人们以“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一古老的命题去寻找音符,又从“建筑是石头的史诗”中去发现和诠释建筑。而弹奏这凝固音乐和奏响建筑史诗的却是那伟大而又平凡的建筑企业和建筑工人。
江苏南通四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通四建集团)就是我国数十万个建筑企业和数百万建筑大军中的佼佼者。进入新世纪以来,他们坚持以“科技兴企、创新管理、人才兴企、质量为本”的发展战略,扬四建集团铁军雄威,创造了一座座彪炳史册的建筑精品,为人们弹奏出一曲曲荡气回肠的建筑交响音乐。
2003年,南通四建集团承建施工的江苏移动电信业务生产楼工程一举夺得2003年度中国建筑工程最高奖——“鲁班奖”,这是一次里程碑式的跨越,它标志着在南通四建集团的创业发展史上,企业创建“鲁班奖”工程的数量,已由1位数上升到10位数。那一座座耸立于全国各大中城市中的“鲁班奖”工程建筑不仅为城市形象增光添彩,而且还进一步烘托和折射出南通四建集团的铁军风范和企业的品牌形象。
从西藏到上海,以拉萨饭店的“鲁班奖”为起点,激励着南通四建人向社会、向城市奉献出了一幢幢精品工程——上海进才中学、上海理光传真机厂房、上海泾南高层教工住宅楼……
从南京到北京,南京军区总医院住院部大楼工程的“鲁班奖”杯握在手中的奖杯尚热,江苏移动电信业务生产楼工程获得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的捷报就已经传来。这一份份荣耀凝聚了南通四建人的智慧和汗水;这一座座金色的奖杯,承载了南通四建人的勤劳和自豪。正是这些奖杯,铸造了南通四建人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无私奉献的企业精神,从而锤炼出英勇善战、无坚不摧的南通四建集团铁军风采和屡创精品工程的企业品牌形象。
那么,是什么力量促使南通四建人在众多建筑企业中脱颖而出,屡屡创建精品工程呢的?是科技、是人才、是质量、是创新。
科技兴企 成就显著
高楼与蓝天的对话,
这是现代都市文明建筑的新概念,
现代建筑,与科技结下了不解之缘。
新产品、新材料的应用,新技术、新工艺的革故鼎新,为现代建筑打上了现代科技文明的烙印。在南通四建集团承接的建筑工程中,凡是获奖工程,从中国建筑工程最高奖“鲁班奖”到省、市级优秀工程“白玉兰”奖、“扬子杯”奖、“长城结构杯”奖、“金陵杯”奖等等,都与企业坚持不懈地推行科技创新活动分不开。2003年,南通四建集团有5项新技术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它们是:高耸烟囱升降脚手架翻模施工装置、液压升降脚手架、液压升降脚手架的防坠装置、橱床组合家、链条炉的燃烧装置等等,这些新型实用专利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但提高了建筑施工工程的时效,而且更进一步提升了施工人员的作业安全系数,增强了安全感。
南通四建集团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大力推行QC小组活动,对施工难点和质量通病进行技术攻关,进一步提高了建筑工程质量和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南通市七彩综合大厦、淮安市开发大厦工程等获省级“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称号;东南大学科技信息楼等5项工程被列入第9批新技术应用项目;上海轻工业大楼新技术综合应用获南通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3年,南通四建集团因技术创新突出而荣获“全国工程建筑QC小组活动优秀企业”称号,董事长耿裕华也获得“全国工程建设QC小组活动优秀管理者”称号。3年来公司先后荣获QC成果奖12项、部级3项、省级88项、获国家专利8项、省级工法和科技进步奖35项,有22项工程被列为“江苏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
企业信息化管理是推动企业管理现代化、科技化、集约化的必由之路。南通四建集团针对建筑施工企业分布全国各地、管理难度大等特点,集中人力、财力研制完成了“建筑施工企业ERP研究、开发与应用”项目管理软件,并在南通医学院、通州市行政中心项目和集团公司网站上开始试点运行。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贯彻实施企业技术标准是检验一个企业科技水平含量高低的尺度。南通四建集团在国家质量验收标准和江苏省施工技术操作规程的基础上,经过企业主要市场技术负责人的通力协作,结合企业的具体做法和要求编制出企业技术标准,已经实施的有建筑地基基础、混凝土、建筑地面、砌体、建筑层面等11项标准。这些企业技术标准的编制和实施,为南通四建集团所属企业在建筑施工工程中创优质精品提供了技术标准依据,从而为南通四建人在未来的建筑施工工程中夺得更多的“鲁班奖”、“白玉兰”奖、“扬子杯”奖等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管理创新 拓展市场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更是企业发展的不懈动力和源泉。松下幸之助曾经这样说过:“企业比单一的生命更具复杂性,所以,当然也会随着时代的进展而不断变化。”
南通四建集团董事长耿裕华认为,管理创新中首要的是观念创新。“观念创新天地宽”,企业要充分利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开辟的解放思想新空间,冲破一切陈旧观念和束缚,旗帜鲜明地鼓励创新,让一切有利于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鲜思想充分活跃起来。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增强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紧迫感,找准发展目标,实现企业与员工同步发展、规模与效益协调发展新局面。
为全面加强企业管理,着力提升管理创新水平,南通四建集团坚持按照“管理法制化、决策科学化、运作规范化”的思路,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企业发展战略、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配置、资产收益等方面,坚持集团公司一定要“有所为”;在日常生产经营业务方面则要“有所不为”,放手让下属单位自己操作。2003年,南通四建集团在发展建筑主业的同时,积极开拓新领域,探索资本经营、多元化发展的新路。先后出资1000万元在上海浦东高科技园区注册成立“上海傲宇科技投资公司”;与江苏新大纸业集团、泰卓(香港)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投资2.2亿元,成立“江苏通新生物质环保热电有限公司”;建设中外合资热电厂,该项目今年8月份可望投产供热,年末并网发电。
面对瞬息万变的建筑市场和日益变化着的企业经营环境,南通四建集团为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积极主动地进行管理体制的调整和经营机制的创新,使企业逐渐由传统施工企业向现代施工企业迈进。首先,集团企业承接工程项目后,按照国际惯例,根据工程对象和合同要求组建项目管理部,实施从结构施工、设备安装到装饰装修的全面管理。建立起“经理负责、全员管理、集体承包、风险抵押、单独核算、自负盈亏”的经营角色责任制,使企业由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迈进;其次,创新核算体系,从“先做后算”向“先算后做”转变,工程项目部对施工生产成本、工期成本、质量成本、安全成本、管理成本等实行全过程控制,并将项目利润与个人利益挂钩,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全体员工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能力。
市场是建筑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拓展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是南通四建集团做大、做强的工作重心。他们紧紧抓住北京申奥和上海申博成功所带来的巨大商机,充分利用南通四建集团多年来集聚的品牌影响力,使企业在我国这两个极具活力和影响的城市中施工产值每年都有20%以上的增长率。而南通四建集团上海公司也连续保持了江苏省施工企业排头兵和上海市外埠施工企业前5名的位置。除此以外,南通四建集团还多方出击拓展市场。珠海、三亚、西安、青岛、新疆以及东北地区也活跃着一支支南通四建集团的建筑施工铁军。同时,他们还以新加坡、土耳其等国外市场为支点,积极探索和创新条件,开发国际建筑工程承包市场和建筑劳务输出市场。在将南通四建集团打造成全国性的建筑施工企业后,使之逐渐发展壮大为国际性的建筑施工承包企业。
重视人才 积聚优势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乃企业兴旺发展之本。
在当今社会,企业间的竞争最终是企业人才的竞争。要进一步把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只有积聚人才优势,才是赢得市场制胜先机的法宝。
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是先进生产力,人才的拥有比资金投入更重要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南通四建集团董事长耿裕华认为,“用人之道,在于惟贤。”正是南通四建人让人才“用当其时”,为人才提供了一个个适合其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舞台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才使得一大批年轻的企业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在南通四建集团这个大舞台上一显身手,而这些人才奉献的智慧与才干也为企业创建一个个优质的精品工程增光添彩。
进入新世纪后,南通四建集团就制定了构筑企业人才高地的“当代鲁班人才工程”,多渠道开发和利用人才资源。一方面,他们抓“引凤筑巢”,通过人才市场等多渠道、宽领域地招聘企业最需要的人才,先后引进了大学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人才数百名,经过几年的培训和锤炼,这批人才已成为企业专业技术队伍中的骨干力量;另一方面,着手抓“培育骏马”,注重引进和培养科技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企业急需的能解决关键性技术难题的高层次人才,通过“学、教、练”形成人才循环体系。力争新增一批国家级高职人才和中、初级职称人才,提高集团公司人才的总量与人才层次,保持质量优势,从而为迅速发展壮大的各地子公司输送人才。到目前为止,南通四建集团已拥有各类专业经济技术职称人才近千名。其中高级职称50多人、中级职称300多人,形成了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人才梯队,为企业新一轮发展壮大增添了强劲的动力。
追求卓越 创优品牌
工程质量是建筑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要素,优良的工程质量是企业驾驭与拓展市场的品牌形象。几年来,南通四建集团通过实施名牌战略,创精品、树名牌,走质量兴企之路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它们通过灌输全员创优意识,不断普及质量管理知识,增强了企业员工的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使人们充分认识到质量就是信誉、质量就是市场、质量就是效益。要创建品牌企业首先要从优质的工程质量来创建品牌工程。因此,南通四建人把创优质工程作为一种责任、作为一种荣誉,这也是他们屡次获得省、部级工程奖项的动力源泉所在。
大思路出大文章
在当代中国的建筑市场上,南通四建集团常常以其惊世骇俗的代表作来浓缩这个时代的“精华”。从跨入新世纪门槛的上海泾南高层教工住宅楼到去年获奖的江苏移动电信业务生产楼,这一个个“精华”,恰恰代表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经济建设的“造型”。
面对加入WTO后给建筑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南通四建人要以其宏伟博大的企业发展思路来做好建筑企业飞跃发展这篇大文章。企业将在2003实现产值35.8亿元的基础上,实现2006年年产值50亿元,利润年递增率达30%的施工目标。今年,他们将依靠现有的技术力量和机械设备,去积极承接高、大、难、精的工程,承接体量大、档次高的关键项目,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信誉度和影响力。同时,主动调整企业产业结构,实施多元化经营发展战略,在发展建安主业的同时,努力开拓新领域,逐步形成资本经营、多元发展的新格局。
南通四建人很自豪,他们没有因此而骄傲,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建筑市场,他们审时度势、求真务实,还是像以前那样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坚持与时俱进,实现跨越式发展。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如同一个车轮,轮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轮辐就是这十几个因素,轮辐的外围构成...
这是一支煤海劲旅,在世纪腾飞路上,他们万里扬帆、风雨兼程;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这支丹心相映、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