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艺术资本>> 艺术资本报道>> 正文

谢秉初——“中国梦”之书画界领军人物专题报道

中国企业报道 作者:苏启瑞  2013-09-29 16:57:15 阅读:

谢秉初

  谢秉初,字古石,画作以字行。浙江平阳人,现居杭州。

  早年就读师范,进修美院,游弋艺海,笔耕不辍。

  八十年代起画作曾由当地报刊及中国文联出版社,美术报等选登。

  在杭州举办过“古石山水画展”,“西湖情书画展”(西湖申遗特展)。

  出版有《古石画选》,《古石国画西湖三十景》。

  多次参加省市举办关于党和国家重大庆典展览活动。

  《古石画选》序:

  《古石画选》即将付梓。 有幸先睹为快。

  读之,令人愉悦,为之吸引。这是古石先生钟情山水,痴迷绘事,心手俱勤,厚积薄发的精神结晶。古石先生幼时就嬉戏在青山绿水间,河山丽质早就浸润了画家的心灵。后历经当地各名师启迪和教导,逐渐把中国画作为了终生事业。古石先生生性孤僻,甘守寂寞,倒也赢得了勤学时间,这也是时下许多画家难以得到的。

  学习传统,兼收并蓄,坚持读书,提高涵养,关注生活,不断探索。这是古石先生艺术创作的主张。

  陆俨少先生说过:“有人把看画也叫读画,画读的多了,默记下来,眼睛一闭,如在眼前,时时存想,加以训练,不愁没有传统。”古石先生读名人的画视如必修课,杭城名画展,每展必到。从名画中吸取营养,在创作中加以揣摩,日积月累,逐成深厚功底。

  陆先生又说:“长途旅行,同车多有瞌睡者,我总是打起精神,贪婪地眺望窗外,找寻好山好水,从不放过。”古石先生除了外出写生外,也往往把长途乘车旅行当作“外师造化”的一种形式。

  古石先生画品雄浑豪放,这和他当年画过巨幅街头宣传画和常给豪华楼堂馆舍作巨幅金箔山水画有关,久而逐步养成放笔直扫,崛强雄伟的大气品格。当年的巨幅《毛主席在北戴河》,后来的《韩熙载夜宴图》和《瓯瓷之路》及近作《杭州西湖三十景》等等都是洋洋大作。

  古石先生画作有着深厚的传统根基,严谨不苟,冷静沉着,笔不苟下。立意,布局,用墨,赋彩,造型,皆合法度;穿插结构,潇洒有致,聚散交错;宾主朝挹,顺逆往来,浓淡变化,皆出入规矩。因此有许多同行看画作后都说“好看!”简朴的赞许表达了赏心悦目的心情。

  读书可以提高作者气质,增加涵养。一幅好画须有作者的好气质,好气质来自涵养,涵养贫富就使作品有了文野之分。古石先生鉴于这种理解,一直把读书,读画,作画摆到同等的地位,旨在努力具备画外功夫。

  古石先生力图画作“诗,书,画,印”俱佳,这样可以使画诠释诗的内涵,使诗延伸了画的意境。从而做到“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这是传统功夫和创造精神的集中体现,这是艺术水平和文化修养的综合反映。只有诗书画印融于一体,才能创作出出神入化,耐人寻味的逸品、精品来。

  古石先生孜孜不倦,默默耕耘,相信必将有更多更好的作品不断问世,“乞愿画家新意匠,只研朱墨作春山”。

  是为序。

  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肖峰

  2010年8月

更添波浪向人间 69X46(CM)

山色翠浮空 69X46(CM)

天光云影水碧沙明 69X46(CM)

更多专题
解读龙矿崛起之谜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如同一个车轮,轮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轮辐就是这十几个因素,轮辐的外围构成...

煤海劲旅勇创新 丹心所系创辉煌

这是一支煤海劲旅,在世纪腾飞路上,他们万里扬帆、风雨兼程;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这支丹心相映、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