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彬
黄彬,1943年生,湖南岳阳平江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副主席,湖南省书法家协会顾问,将星翰墨书画院常务院长,中国榜书艺术研究会顾问,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军队职务:国防大学原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少将,资深军事理论专家,凤凰卫视网特聘军事顾问,著述十余部数百万字,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六岁半入私塾,临帖习字,与笔墨文字为伍六十余年。学书早期得李铎先生指点。二○○四年就读首都师范大学书法硕士课程班,拜书法大家欧阳中石先生为师,得其亲授。
书法以“二王”为宗,博采众长。启蒙临《玄秘塔》,后学《兰亭序》、《圣教序》及“二王”墨迹。对欧阳询、颜真卿、怀素、孙过庭、黄庭坚、米芾、王铎及毛泽东书法均有重点研究,临习碑帖数十种。诸体有涉,行草书用功最勤。
作品格调高雅,法度严谨,受到欧阳中石、沈鹏、李铎等名家充分肯定和众多专家的好评。有多幅作品获奖,被收藏、刻石。中央电视台、北京及有关省市电视台对其书法活动做过报道。偶有诗词发表。出版有《黄彬书作集》、《黄彬书作》。
60年“书”怀
我从6岁多上私塾学习写字至今,与书法(写字)打交道60年。书法是我工作之外的最大爱好,情有独钟。
上私塾培养的兴趣。在我的家乡湖南岳阳乡里,自古有喜爱写字的传统。写字好的人受到尊重。6岁多,父亲送我上了两年私塾,学习古文、珠算和写毛笔字。写字启蒙学的是临柳公权的《玄秘塔》。私塾先生教学很认真。比较那些拗口的古文我更喜欢写字,也很用功,时常受到夸奖。上中学美术老师是齐白石的学生,发现我写字有灵气,给了我不少鼓励。从小学到中学近十年一直使用毛笔写作业。参军时我从家中带走的唯一物品就是那本用旧了的字帖。“一定要把字写好”,是我儿时确立的一个奋斗目标。
写字好在部队大有用场。在我入伍的上世纪60年代,写字好被看作是一项本事。在我几十年军旅生涯中,无论在连队、机关还是院校,写字好起了不小作用。我下过功夫研究如何把字写好。在单位里,我的钢笔字、板书公认是比较好的。在宣传“红海洋”时代,我写大标语也有一点名气。我学过一些名家的书法字帖,但当时主要是为了工作需要,把字写得美观、好看、快速。在我买的很多有关书籍中,《中国字快写法》、《王羲之十七帖》(油印本)对我帮助很大, 70年代我得到了一幅《兰亭序》影印件,压在办公室玻璃板下面很多年。我从写字好中获益,爱写字也培养了我的书法兴趣。只是因我工作关系未能尽兴。
上学---学书之路的转折点。2003年我60岁退休后,放弃了熟悉的军事理论专业,选择了学习书法。先在本校书法班学习,后又到欧阳中石先生创办的首都师范大学书法硕士课程班学了一期。从书法理论到书法技巧进行了系统的学习。书法技巧分别学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篆刻,书法理论学过中国书法史、古代书法理论、古诗词等。这次学习使我明白了什么是书法?怎样学好书法?如果说过去是学写字,现在是研究书法。这是我学习书法经历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得到欧阳中石先生亲授。从2003年上学认识欧阳中石先生并拜他为师至今,一直得到他的悉心指点。先生对我施教的方法是点评、讲解、示范、漫谈。几年中,我坚持临帖,履行先生倡导的书法标准,扩充文化涵养、加强实践锻炼等,找到了较好的学习书法路子,随着时间的积累,我的书法和相关知识不断有新的长进。
60年坚持学书法,兴趣是动力,毅力是阶梯,悟性是钥匙。60岁后学书法,心境淡定,少了利禄、追风、浮躁之扰,多了一点坚定、务实、自然、朴实之风,且可将以往的阅历经验等移植到书法学习上,自以为是一种优势。现在,书法已经充满了我的生活空间。我把书法当作精神食粮、朋友、老师。我与书法对话,从中得到启迪。我爱书法的俊美、深沉、含蓄,爱它的雅气、大气、正气、豪气,爱它的历史、未来,以及品味学书时的酸甜苦辣,享受书法给予我的快乐与情趣。(黄彬 2010年12月于北京)
赤壁作品
古诗四首
宁静致远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如同一个车轮,轮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轮辐就是这十几个因素,轮辐的外围构成...
这是一支煤海劲旅,在世纪腾飞路上,他们万里扬帆、风雨兼程;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这支丹心相映、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