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艺术资本>> 名家访谈>> 正文

画坛新秀—徐杨

中国企业报道  2013-09-25 15:52:28 阅读:
核心提示:提到徐杨,艺苑里的人不会陌生。一是清朝乾隆年间大画家徐杨;二是当今画坛新秀徐杨。徐杨的名字乃中国著名画家吴作人先生所赐。

  提到徐杨,艺苑里的人不会陌生。一是清朝乾隆年间大画家徐杨;二是当今画坛新秀徐杨。徐杨的名字乃中国著名画家吴作人先生所赐。

  徐杨,1980年生于北京,祖籍河南杞县。徐杨的家庭是一个书画艺术之家,其父徐东法精通书画、善收藏,其母杨泓为当代知名画家。从小受父母言传身教,艺术熏陶,徐杨自幼便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童年时代就受到众多老前辈如启功、吴作人、萧淑芳、秦岭云、李琼久、廖静文等师长的影响,自小便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这些大师们也成了她一生从艺的榜样。

  徐杨绘画才情在她五六岁时,在一些小石子的绘画中便已有体现。她根据小石子的不同大小、形状,借形画物,以状赋彩,非常生动形像。一次,她的父亲请四川大画家李琼久来家做客,李琼久发现了她画的小石子,非常惊喜,便以画换石,并在给小徐杨画上题字云:“我对画画追求一生,探索一生,求新求变,今见小石子是童心、童趣、童体的缩影,对大人画画很有启发。”还有一次,她的母亲带着她画的“作品”,领着她去拜访艺术大师吴作人和萧淑芳老前辈,还向二位出示了她画的“作品”。二位老人看后说:“天趣自得”。夸她:融四岁,能让梨,徐杨四岁能画鱼。大师们对她的赞扬和夸奖,对她鼓励很大。

  由于徐杨起点高、悟性强、画起画来出手不凡,注定了她眼高手巧的才华。在她12岁那年,她画的《和平鸽》在广州举办的全国少年儿童画展中就入展并被评为二等奖;翌年,她画的《江南水乡》在北京举办的全国少年儿童画展中再次入展又荣获了二等奖。连续两届获奖,更加激起了她学习绘画的决心。

  为培养徐杨学画,高中毕业后,父母把她送到法国,开始了长达8年的之久的留法学艺生活。留法期间,2002年她考入Creapole-ESDI大学,同时就读于巴黎大茅舍画院,2003年就读于巴黎国立美术学院,两年后获学士学位。功夫不负有心人,2007年她获Creapole-ESDI大学创作学院硕士学位后回国。在法国期间,徐杨学习涉及面广,在语言、美术等各方面都表现优秀,尤其是油画创作,作品多幅被校方陈列和收藏,硕士毕业时的毕业作品《茗品》还被校方申请为《INDI》法国形象专利。

  在留法学艺的8年间,徐杨始终没有忘记中国画的学习。她利用每年的假期回国期间,到老一代的艺术家的家中当面求教,现场聆听。她的中国画在他们的帮助指导下提高很快,技艺精进。

  留法的学艺经历,让徐杨对西方绘画有较深入的理解,而幼年时父母和诸位恩师的启蒙,让她对东方的艺术更有根深蒂固的情结,在东西方艺术的相互融合中,她找到了自己的创作方向,在自已的故乡,中国画的创作更显得得心应手。由中国文联出版社为她出版的《徐杨画集》,向我们证实了

  她在中国画创作方面的天赋,让我们看到了她的勤奋和绘画才华。

  在绘画的道路上,徐杨坚持走徐悲鸿先生所开创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艺术道路不断探索,不断求新。在创作中,她坚持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她说:“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画家,就必须继承传统,因为传统的东西都是最经典的东西;还要深入生活,不停地描绘新生活、新事物、新面貌,在继承与创新的道路上向人们展示既保持中国传统的人文诗意,又符合当代人真情实性的作品。”

  徐杨始终认为,作为一个画家,应该具备智、慧、灵三个方面。智,好学就有智,只要你好学,就会渐渐有智。慧,你有没有慧根,是讲你有没有感悟能力,慧根深浅,决定你的感悟深浅。最难的是灵,灵又分为灵感和灵魂,灵感不是可以预料,它往往不期而至,“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灵魂更是灵感之魂、生命之魂,是对审美的归纳,是属于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徐杨在继承中探索新的营养,在生活中寻求新的道路。徐杨的国画创作从构图到立意,再到赋彩,最后到传神写照无一不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髄所在和画家对大自然的美好向往,贯穿着作者所坚持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这一艺术创作的永恒主题。因此,她创作的作品,既有传统手法,又有现代构成与肌理,既有水墨渲读,又有重彩积染,无论是继承传统,还是借鉴现代艺术,无论是浓妆还是淡抹,每件作品的内容与形式都做到和谐完整,使人赏心悦目。

  徐杨的国画,追求自然美、形式美、意境美、气质美,融合了东方与西方的审美情趣,融合了现代与传统艺术的追求。可以说是画出了自然,画出了灵气,画出了面貌。所以,著名美术评论家、画家秦岭云在其画作上题款曰:“习画以观察物象入手,兼及神韵,徐杨初试得其妙处,趣出法外,可喜。”著名画家孙大石评价徐杨说:“画有定理,没有定法;有了定法,必定僵化。徐杨所画清新雅洁、气韵生动。”中央文史馆馆员、著名画家刘继瑛曾在她的作品《雁来红》中题写到:“傍水依石老少年,今朝少年胜前贤,意气风发样彩笔,缤纷云霞落九天。”

  徐杨的油画思路较宽,有人物,有动物,有风景。总体是西方古典现实主义的风貌,个人风格崇尚自然,画风贴近生活,视角开阔,色彩淡雅,简练中内涵丰富。如《俄罗斯小景》,虽是自然风光,她画出了地域性,季节性。这与她写生有关。她对房屋、树林的处理不仅注重明暗对比,还运用中国画的深远法,把焦点透视与散点透视结合起来相互补充。即把握了画的整体节奏,又反映了大自然的辽阔宽广。如《瑞士松柏》,她画松的风骨,松的高洁,松的挺拔精神。能对读者产生松风水月的空间,意远境切的感受。其《骏马图》完全采用达·芬奇画蒙娜丽莎肖像的“渐隐法”技法和笔触来画马,所以马的皮肤质感油润,马的毛发光亮,马的骨骼可见。这充分显示了徐杨的素描功底,显示了她对造型艺术的把握,显示了形似与神似的统一。

  徐杨凭着扎实的功力,又凭着她前卫的创新意识,在她的创作道路上开辟了一条新的光辉灿烂的中西结合之路。她

  的作品正在大踏步的国际化,因为她深知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并且很成功的把西方绘画注重色彩和光感原理成功的融入了她的作品当中。她的画很大气很奔放,情感宣泄的很流畅,画面上还流露出一种厚重感和凝重感,有一定的思想内涵。在绘画色彩的运用上大胆、泼辣。她把中国画和西画的色彩,进行了很好交融和结合,给人一种中西合璧的感觉。

  徐杨现为人民日报神州书画院特邀画师、中国美术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金融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曾出版《十六应真造像》、《徐杨画集》,其作品在《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书画报》、香港《大公报》、《艺术名家》、《中国收藏》等报刊均有报道和评介,称其是集油画、国画、平面设计于一身的多才多艺青年画家。

更多专题
解读龙矿崛起之谜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如同一个车轮,轮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轮辐就是这十几个因素,轮辐的外围构成...

煤海劲旅勇创新 丹心所系创辉煌

这是一支煤海劲旅,在世纪腾飞路上,他们万里扬帆、风雨兼程;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这支丹心相映、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