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企业新闻发布汇>> 正文

陆金所稳盈-安e贷8.4%的收益靠谱么?

中国企业报道  2013-09-10 14:23:13 阅读:

  旅居香港的好友沈兄发来一个链接,问这个产品靠谱不。

  打开一看,原来是中国平安旗下陆金所的稳盈-安e贷借贷理财产品。

  算起来跟踪这款产品有段时间了,既然有朋友问起,就且来说说吧。

  看到下面这个宣传图,相信几乎所有人都会被硕大的8.4%收益率给吸引过去。在这个高收益理财产品不好找的念头,8.4%的确是相当有吸引力的。

  而这篇文章,要讨论的两大问题就是:

  这个8.4%货真价实吗?这个8.4%风险大吗?

  稳盈-安e贷到底是什么?

  在讨论上述两大问题之前,还是得简单介绍下稳盈-安e贷到底是个神马东西。

  不知道你可听说过P2P,可不是那个让你BT下载电影的P2P技术,而是个人对个人信贷(简称“人人贷”)的缩写。有一段时间,这个模式大行其道。把资金通过中介借给不认识的可能,年收益可能是12%、15%甚至更高。

  当然,高收益也就是高风险。一旦问你借钱的人还不出,那么资金就打水漂了,本金损失风险很大。

  平安陆金所的这个稳盈-安e贷,创新就在于引入了平安的担保。一旦问你借钱的人还不出,那么负责担保的平安融资担保公司就要用自有资金承担起还债的责任,确保你的本金没有损失。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因为平安承担了担保的责任,所以你可以获得的收益率就要缩水,从12%、15%缩水到8.4%-8.61%。

  不过对于那些风险偏好较低的人,少赚点来规避对方违约的风险,肯定还会认为值得的。

  不是你以为的那种8.4%

  既然会买陆金所的,都是被8.4%的高收益吸引进去的,那么我们就先来谈收益率。

  所有投资陆金所的稳盈-安e贷借贷理财产品的人都需要谨记:这里的8.4%和你平常买理财产品的8.4%不尽相同陆金所是浮动利率。

  根据陆金所的说明,其利率是:

  不同投资期限的年化利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上浮40%。

  目前银行1年期及以下贷款利率是6%,6%×1.4=8.4%,8.4%就是这么来的。当然1-3年期贷款利率是6.15%,6.15%×1.4=8.61%,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陆金所大量1年期以上产品是8.61%的收益率。

  所以:如果未来银行上调贷款基准利率,你的利率是会随之上调,但反之若下调基准利率,则也会随之下调。这与银行理财产品一般是固定收益率是不同的。是利率,但不是收益率

  为什么说8.4%只是利率不是收益率呢?看了下表,就一清二楚了。

  从下表我们可以看到,通过陆金所的稳盈-安e贷,借出去100万元,借款人会每个月还款87173.48元左右,有点像我们的房贷按揭那样。到了1年末,连本带息我们一共收到1046081.81元。

  看出问题来了么?没错,收益只是46081.81元,收益率是4.6%,怎么说好的8.4%缩水成4.6%了呢?

  首先要说明,平安陆金所没有忽悠你,它的确是按照8.4%在计算利率。

  至于8.4%为什么缩水成4.6%?这个要解释起来稍微复杂点。大体来说,根据金融学的利率计算公式(其实就是IRR啦),它是假设你提前获得的现金流还能够按照IRR给再投资出去计算而得的理论收益率。但是我们看到上例中,我们每个月拿回的投资,就干巴巴的趴在账上,不符合假设,自然数据不一致了。

  当然,这里就不根据假设,按照8.4%再投资收益率给各位试算一遍了——你问为什么,很简单啊,各位要是轻易可以找到8.4%的再投资收益率,还买平安这产品做啥。

  所以,为了掩饰,这里我用货币市场基金来计算一个更现实的收益率。假设我们每个月通过陆金所的稳盈-安e贷拿回的走进都不动用,而是买了货币市场基金,目前货币市场基金年化收益在4.2%左右,我们保守点就按照每月0.3%来计算收益(相当于年化3.65%)。

  从下表我们可以看到,经过陆金所和货币市场基金的双重增值,100万元1年后变成了106.35万元,收益率是6.35%。由于我们的再投资率比较低,所以收益率从8.4%缩水到6.35%也毫不奇怪,不过这也比现在普通的5.x%的一年期理财产品高不少了。

  当然,上述只是用货币市场基金做再投资,如果你的资金量比较大,能够还愿意折腾去买银行普遍在5.x%的三个月六个月理财产品,那么你的实际收益率还能够上升。我做了个简单的测算,如果每个月的再投资收益率是5%,最终收益率可以提高到7.04%。收益存在损耗可能

  一开始就说了,如果问你借钱的人还不上钱了,平安融资担保公司就要承担代为偿还的责任。

  不过,平安担保不是在违约一出现就代为偿还,根据约定:

  如果借款人有到期本金逾期了80天还没有还清,第81天担保公司启动代偿程序;

  这意味着,本来你收到偿还的本金利息可以通过货币市场基金或者理财产品再投资获得收益的,现在就存在最多80天无法再投资获得收益的可能。这就会导致最后收益率的下降。

  所以,是不是会遇上违约事件,就是一件比拼人品的事情。我家表弟买过陆金所的产品,就遭遇过违约事件。不过幸而按此借款人拖延了1天就偿还了,所以时间损耗极小。借款人可能提前还款

  我们问银行房贷按揭,在有钱时往往会选择提前还款减少利息开支。

  陆金所的稳盈-安e贷也会有类似的情况,万一借款人要提前还款,就意味着你无法按照8.4%或者8.61%获得利息收益了。当然,陆金所对提前还款的人会有违约金未尝来补偿出借者,目前的规定是:

  1) 借款方在第5期结息日(含结息日)前提前还款的,提前还款违约金为剩余本金的1.5%,担保管理费为剩余本金的1.5%;

  2) 借款方在第5期结息日次日至第11期结息日(含结息日)期间提前还款的,提前还款违约金为剩余本金的1.0%,担保管理费为剩余本金的1.0%;

  3) 借款方在第11期结息日次日(如有)至最后一期结息日期间提前还款的,提前还款违约金为剩余本金的0.5%,担保管理费为剩余本金的0.5%。

  好了,上述就把各种可能影响收益率的情况都分析了下,这样情况下收益率是否令你满意,就见仁见智了。

  陆金所风险有多大?

  由于陆金所的稳盈-安e贷对于借款人提供了担保,所以最大的风险就从这些借钱的个人转化到平安担保的身上。

  在陆金所的官网上也强调:

  担保风险

  若第三方担保公司发生被依法撤销、破产或发生其它导致无法履行代偿责任的情形,则担保公司将无法继续履行代偿责任。此时若借款人不能按时足额偿还本息时,出借人将面临无法收回借款本金和利息的风险。

  所以我们要研究的就是担保机构的风险有多大。

  基于个人这几年对平安的了解,以及对陆金所的稳盈-安e贷的分析,觉得风险肯定存在,但还比较小:

  1.平安在小贷这块经验丰富。虽然陆金所是个新玩意儿,但其实平安好早之前就在涉足小贷业务了,从韩国请来了这方面的高手。当初还有过一面之缘。也听平安相关的管理人员说过,这块业务的坏账率比想象的低多了,属于相当绩优的业务。有这样的经验再来做陆金所,风控应该还是有一套的。

  2.平安这块有丰厚利润的安全垫。从论坛反馈的信息来看,如果通过陆金所平带借贷,需要支付每个月1.9%的担保费,一年下来就是本金的22.8%,这块就是平安担保的利润了。这也就意味着,只要平安这个业务的坏账率不超过22.8%,那么仅仅是收取的担保费就能够应对。

  3.担保规模相对注册资本有限制。根据财政部出台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暂行办法》,担保机构担保责任余额一般不超过担保机构自身实收资本的5倍,最高不得超过10倍。这就意味着有1亿元实收资本,最多只能担保10亿元。也就是说,10%的坏账率将由担保公司自身承担,再加上上一条的22.8%,也就是说理论上坏账率不超过10%+22.8%=32.8%,那么损失就不会蔓延到出借资金的借款人。

  4.虽然这次是平安担保提供担保,但是作为创新业务,个人认为为了不砸牌子,即使出现上述最坏情况,平安集团应该也会通过注资担保公司来承担损失,否则牌子一砸,整个平安集团的形象就大受影响了。当然,这种集团的“隐形担保”只是我个人的一厢情愿,并不代表平安真的会有这样的想法。

  5.平常和平安其他部门的员工接触,听说不少人自己也买了陆金所的产品。自己人肯买的产品,外部人的信心至少也可以稍微增加一些。

  关于陆金所的稳盈-安e贷,该说的差不多都说了。至于是不是要尝试下,就诸位自己决定吧。

更多专题
解读龙矿崛起之谜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如同一个车轮,轮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轮辐就是这十几个因素,轮辐的外围构成...

煤海劲旅勇创新 丹心所系创辉煌

这是一支煤海劲旅,在世纪腾飞路上,他们万里扬帆、风雨兼程;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这支丹心相映、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