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商报记者王守友 通讯员 张成华 王守彬报道:解百姓之忧,排群众之难,带领南关村全体党员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这个村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村民的居住条件不断改善,收入不断增加,使该村成为虞城县新农村建设亮点村。
这一系列成绩,都与一个人忘我而卓有成效的工作紧密相连,他,就是虞城县城利民镇南关村党支部书记黄云清。黄云清,一个平凡的人,却在自己的岗位上实现着不平凡的人生价值。
2005年担任虞城县利民镇南关村党支部书记的八年来,村里人无不敬佩这位率领村民发愤图强奔小康的带头人。这几年来,曾荣获全县“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被当地派出所评为优秀调解员,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全县致富能手”、“优秀共产党员”等诸多荣誉称号。
“村党支部有没有战斗力,村干部在群众心中有没有威信,关键在于支部一班人能否搞好团结,能否公开、公平、公正地处理一些事情。”这是黄云清书记常说的一句话。
为了搞好支部团结,黄书记把团结作为凝聚力量的前提,遇到事情,他征求支部每个委员以及群众代表的意见和看法,从不搞“一言堂”,对于村内重大事项,他坚持做到办事公正、处事公平。在黄云清的倡导下,村里实行了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制度,增加了工作的透明度,消除了隔阂和疑虑,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在黄云清任职期间,村里没有发生一起因办事不公所引发的上访事件。
接任时,南关村路段(虞贾路)道路坎坷不平,黄书记自己出资4.8万元修建了2公里的柏油路,村民出行方便了,无形中带动了经济发展,就这一点受到本村村民党员一致好评;这样举动受到本村民的一致拥护,逢年过节黄书记带领村领导班子拿着面粉、大米、食用油看望孤寡老人、五保及低保困难家庭,问寒问暖,黄书记时刻装着老百姓。在黄云清通过多次召开村民大会,了解村民意愿,准确定位南关村毗邻镇政府的地域优势,在市县乡各级政府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结合本村实际,黄书记通过各种关系渠道要项目跑资金扶持,协调当地食品厂必须用南关村村民,解决一部分劳动力就业,增加村民收入;同时又筹集资金安装了路灯;修建了公益事业安置房,自来水项目工程引进千家万户,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村容整治和基层组织政权建设,这些项目的建成,提升了南关村的整体品位,也使南关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为实现规模化养殖、产业化发展、推动南关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可持续发展夯实了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政府支持关怀的结果,是南关村全体村民团结协作的结果,更是领头人黄云清求真务实、扎实苦干、开拓创新的结果。
黄云清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历尽千辛万苦,带领广大村民走上了致富之路,实践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在他的带领下,村里的科技示范户、致富能手多了,参与打架、斗殴的群众少了,违法犯罪的人少了,全村上下呈现出社会治安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村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如同一个车轮,轮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轮辐就是这十几个因素,轮辐的外围构成...
这是一支煤海劲旅,在世纪腾飞路上,他们万里扬帆、风雨兼程;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这支丹心相映、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