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纪80年代末,大连市出租车市场曾一度管理混乱、竞争无序,出租车争相拉客又争相“宰”客,给钱少的拒载,路近的上车绕行,老百姓到处投诉,外地人不敢打车。为此,市民不满意、政府不满意、中外宾客不满意,人大代表纷纷质询,在多次整顿治标未治本的情况下,大连市出租汽车公司以超人的勇气,精心选择了以大连人喜爱的蓝颜色为标志,把所属出租车全部换上独具特色的蓝色顶灯,同时,利用新闻媒体向社会郑重宣布:乘坐“蓝灯”出租车不打计价器可拒付车费。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蓝灯”成为“公平、合理”的代名词,成为优质服务的象征。“蓝灯效应”波及全国,被新闻媒体称之为“渤海湾刮起的蓝色旋风”。
十几年来,头脑清醒的“蓝灯”人,并没被最初的成功绊住前进的脚步,他们伴随着改革开放时代的强音,以勇气、智慧、拼搏、创新的劲头,努力探索出租车精品服务的方法,精心打造企业“蓝灯”精品品牌,将那阵“蓝色旋风”演绎成为今天激情澎湃的“蓝色交响曲”。
塑造“蓝灯”驾驶员特殊灵魂
流动的车能否成为精神文明的窗口?流动的人能否凝聚成企业的灵魂?经公司最高决策层的反复论证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键在人,企业职工素质的提高一靠教育、二靠思想政治工作。如果只见物不见人,忽视了做人的工作,企业就不会有恒久的动力。据此,他们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为主线,围绕培养人、教育人、塑造人,开展了一系列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牢记一个公式。“1000-1=0”这个公式外界谁也看不明白,但在大连市出租汽车公司人人都明白。原来这是大连市出租汽车公司对员工进行“蓝灯的士”品牌教育的形象概括,意思是在企业的1000台“蓝灯的士”中,有1台车违章,就是给整个“蓝灯”形象抹黑。在大连市出租汽车公司没有谁愿做那个不光彩的“1”,相反,“蓝灯在我心中”成了大连出租汽车人神圣的格言。
叫响一个口号。“在大连人面前我们代表‘蓝灯’,在外地人面前我们代表大连,在外国人面前我们代表中国”,这是大连出租汽车人叫得最响的口号。在大连市出租汽车公司收到的数以万计表扬信和表扬电话里,每一个都是感人的故事。其中31名APEC高官亲笔写的表扬信最引人瞩目。2001年8月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次高官会议在大连召开,经过严格挑选,31名司机驻会保障9天。这期间,“蓝灯”驾驶员无可挑剔的服务让见多识广的高官们忍不住为他们写下了热情的赞誉和美好的诗句。
坚持一个制度。大连市出租汽车公司的领导者深知,思想政治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需要下慢功夫、长功夫,想起来就抓、忙起来就忘,不会有好效果;急功近利、叶公好龙不会有好结果;一哄而起、有头无尾,只能是半途而废。为此,他们制定了雷打不动的员工教育制度。大型教育活动每月1次,小的教育谈心活动则利用驾驶员集中交款的时候进行。
营造一个环境。这几年,大连市出租汽车公司选树精神文明典型上百个,其中被国家授予“的士明星”的就有2人。这些典型个个让人敬佩,形成了巨大的辐射作用和“滚雪球”效应。崇尚先进、追求美好,在广大员工中已蔚然成风,许多新闻单位把这里当成精神文明建设的“富矿”来挖掘,不少员工都是大连电台《好人》栏目的常客,大连交通电台几乎天天都播颂着他们的事迹。
有耕耘才能有收获。在大连市出租汽业公司现代企业制度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是一对矛盾,而是统一的有机体,只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灿烂的精神之花必然会结出丰硕的物质成果。
提升出租车硬件管理水平
在出租汽车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大连市出租汽车公司深知,职业道德建设、驾驶员的综合素质固然重要,但出租汽车的硬件建设也不可忽视。
提升服务功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出租汽车的要求在逐步提高。为了使优质服务不断创新,不断上台阶,引进科技含量高的先进技术和现代科技管理手段成为现实的需要。为适应这种需要,大连市出租汽车公司构建新的运营机制,逐步引进高科技含量,应用现代科技管理手段,加强车辆硬件建设。先后投资500余万元,成立了多功能的信息网络中心及微机调度指挥中心,开辟了昼夜24小时即时叫车电话业务,微机调度覆盖大连市区,“蓝灯”出租车可在10分钟内到达乘客预约地点,免去乘客乘车前的空驶费,解决了老弱病残、外地乘客、偏远地区以及急需用车乘客的困难;在全部“蓝灯”车上安装了IC卡付费系统,缩短了出租车停靠时间,提高了运营效率,并可利用IC卡采集准确的营运数据,从根本上解决了收费、找零、驾驶员管理等问题。两次成功地发行了大连市出租汽车公司TAXI龙卡,开创了东北地区持卡乘车的先河,企业内部管理实现了微机化,向科学管理迈出了一大步。
提高车辆档次。根据市政府出租车要上档次,以适应城市建设需要的精神,企业自筹资金,分期、分批更新较高档次的出租车辆,并注重车辆的环保性能。到目前为止,大连市出租汽车公司环保型车占车辆总数的98%。公司全部出租车辆都是时代骄子、普通型桑塔纳、红旗等高、中档车辆。
引进高新科技。前不久,为落实大连市政府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完善城市功能、建设“大大连”的决策,大连市出租汽车公司先后投资600余万元与有关单位联合研制开发了国际上科技含量最高的出租汽车装备——出租汽车明珠卡兼容系统,并率先在“蓝灯”出租车上投入使用,乘“蓝灯”出租车付费实现了与公交明珠卡的一卡通用。
明珠卡在出租车上的使用,使大汽公司出租汽车的科技含量继电话叫车及TAXI龙卡后,又上了一个新的更高的档次。它是“蓝灯”出租车为广大乘客提供的又一项便民措施。它将多年来致力于提高服务质量、全心全意为广大乘客服务的大连市出租汽车公司“蓝灯”出租车的服务,由满意、优质型,推向了文明、高效、高科技含量的更高层次。这也是大连市出租汽车公司追求卓越、回报社会、塑造“蓝灯”精品形象的又一实际之举。
培养知识型的驾驶员队伍
为提高驾驶员的文化素质和服务技能,以适应旅游名城不断发展的需要和“大大连”建设中对城市“窗口”行业出租车驾驶员较高综合素质的要求,大连市出租汽车公司与市出租车管理处联合举办“星级驾驶员培训班”,对驾驶员进行英语、日语、旅游知识、城市地名知识、城市百年发展简史、乘客心理学等知识的历时40天的培训。参加学习的驾驶员最大年龄为51岁,平均年龄都在40岁以上,过了学习的最佳时期,可在学习过程中,驾驶员们克服了接触外语机会少和年龄偏大的困难。在公司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驾驶员的努力下,参加学习的85名驾驶员平均成绩高达90分以上。目前,大连市出租汽车公司被行业授予“星级驾驶员”的有91人、文明驾驶员500余人。
为提高全体管理人员的素质,大连市出租汽车公司班子带领全体中层以上管理干部赶赴青岛海尔集团学习考察。学习了海尔集团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先进的管理理念、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快速反应的工作作风。通过学习考察,全体管理干部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打造“蓝灯”出租车的精品品牌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当一项服务措施被积淀、凝固,并成为同行业的普遍标准时,企业就必须超越自己,否则就会被竞争对手所超越。大连市出租汽车公司正是一个勇于自我超越的企业。他们知道,品牌是企业的一笔巨大无形资产,必须不断创新,才能使这个品牌继续增值。为此,在进入新世纪初他们隆重举行了千台车争创“五星级”优质服务活动。2001年底,“五星级”优质服务活动开始启动,千名驾驶员在象征21世纪的21米长红绸上郑重地签上名字,“让乘客在出租车上感受‘五星级’宾馆的高标准服务”成为“蓝灯”人的共同誓言。同时,推出了“百台预备役军人号”出租车服务活动,开展了“投诉为零、违纪为零、合理收费达标”等承诺服务,目的是扩大“蓝灯”效应,使“蓝灯”品牌更加闪亮发光。
新世纪伊始,大连市出租汽车公司再次郑重向社会公开8条承诺服务、9项服务标准,将宾馆、饭店的“星级”服务理念引入到经营服务中,强化管理。首次评出“五星级”驾驶员26人、“四星级”驾驶员196人、“三星级”驾驶员398人,星级驾驶员占驾驶员总数的80%。
大连市出租汽车公司通过出租车这个窗口,展现了大连人精神文明的风貌,为大连这座美丽的城市亮出了一张出租车“窗口”的亮丽名片,为大连市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新的贡献。企业先后荣获国家、省、市级文明单位、辽宁省五一奖状单位、全国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全国消费者杯金奖,“蓝灯的士”连续3年被大连市消费者协会评选为大连市民喜爱的商标(品牌),奏响了“渤海湾激情澎湃的蓝色交响”。
如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号角已吹响,大连市出租汽车公司抢先抓住机遇完成了企业股份制改革、企业又乘上了一辆快速前进的列车。我们相信,改制后的全新企业会在新一轮竞争中,抢立潮头,抓住发展先机,将这曲“渤海湾的蓝色交响”弹奏得更加雄浑壮美!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如同一个车轮,轮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轮辐就是这十几个因素,轮辐的外围构成...
这是一支煤海劲旅,在世纪腾飞路上,他们万里扬帆、风雨兼程;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这支丹心相映、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