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观点与评论>> 正文

触摸中国经济脊梁

企业报道  2013-08-31 20:46:31 阅读:

  “两会”召开在即,世人瞩目。无数的中国企业和企业家对今年的“两会”则更加关注。

  肩负着亿万人民的重托,“两会”代表委员到北京议大政,商国是,绘蓝图。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发展形势,研究2004年工作,可以预见,将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第四次修改现行宪法以及如何树立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等一些与经济社会密切联系的议题会成为今年“两会”代表委员讨论的新热点。

  中央要求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提出经济社会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是国家社会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企业内部要面对的现实。无数企业家在这种科学发展观面前会获得机遇,更将面临考验。

  随着科学发展政策理念的执行落实,国家会新增或扩大一些领域的投入,新的产业或机会被创造出来,必将带给广大企业和企业家重要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会带来严峻的挑战。科学的发展观要求企业和企业家不能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和财富积累,特别是不能只顾追求生产经营指标的增长而忽视了降低资源消费和整个国家经济效益的提高,要多在管理和创新上下些功夫,切实加强诚信建设,转变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安全与生产并重,多关心职工,勇于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推进企业这个小社会的全面进步。

  作为此次“两会”最受瞩目的内容之一,第四次修宪吸引了全社会的目光。在中共中央提出并已经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十四条修改建议中,有多处涉及经济领域,企业和企业家们倍加关注。2004年将成为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一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提请大会审议的宪法修正案草案,其中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将维护公民权益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将“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经济”和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等内容正式写入宪法,这表明,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稳步推进。此项建议若被全国人大所采纳并最终入宪,将有利于我国对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保护,改善企业的经营环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的发展。

  国有企业改制一直是国企改革的核心内容,同样也是今年“两会”关注的热点。2004年被称作是国企改革年。国企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政府和广大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正是通过改制,国有企业找到了符合自身特点的企业资产组织形式,既转换了机制,又增强了活力,而且实现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今年是实现“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做好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工作,对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只有严格按照党和国家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部署和要求,认清形势,把握大局,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和制度创新,国有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2003年中国经济越过急流险滩,2004年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当前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关口。世界经济复苏、市场化力量的增长以及强劲的发展诉求,正推动我国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行驶。但是,局部地区、部分行业的“虚火”在不断蹿升,水泥、钢铁、电解铝等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再次抬头。就业压力和资源环境压力增加,经济的粗放增长再一次暴露出固有的弊端。在这个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企业和企业家重任在肩,不同寻常。

  我国正处于一个时代的新开端,这个时代可称为企业和企业家的时代。在当前形势下,企业家在想什么,企业又将要干什么,牵动着众多人的神经。而目前,企业和企业家们正在努力构造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生产体系、组织体系、分配体系,构造着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创新体系,企业和企业家在推动社会经济增长方面起着火车头一样的作用,并以自己特有的文化和精神为社会塑造一种财富。无可争辩的现实是,数以万计的优秀企业和企业家构成了我国经济的脊梁。

  对广大企业和企业家来说,2004年我们在面对困难的同时,更有众多的发展利好,人们坚信中国经济这艘航船会破浪前行,续写辉煌。

更多专题
创新成就大业

品牌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员工价值大小的充分体现。

以“绿色”战略展腾企业

品牌是一个企业实力的象征,是一个企业的生命,更是一个企业信誉、荣誉和能力的真实写照。黑龙江省火电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