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对国有资产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将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日前,在国资委召开的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上,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工作,因走到全国各省市的前列,而得到首肯。
据悉,上海市国资委从2003年2月25日开始试运作,8月1日正式宣布成立。上海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思想大解放、浦东大开发的历史背景下酝酿,在国有企业改革体制大转型、思路大转换的历史背景下启动,在产业结构大调整、国有资产大重组的历史背景下深化的。从1993年开始,上海市就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离的要求,成立了国有资产专司管理机构。
据上海市国资委主任凌宝亨介绍,上海围绕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总体要求,经过3年产业结构大调整、3年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运行框架、3年基本实现国有企业脱困等的努力,国资国企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国有资产总量保持健康快速增长,从1995年底的约1549亿元增长到2003年底近6000亿元;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趋向合理,基本形成了二、三产业共同驱动经济发展的格局;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35%左右。到2002年底,上海经营性国有资产中10%以上实现与外资合资、合作,15%以上存在于上市公司,58%以上存在于股份制公司,累计有1200多户企业实施了兼并破产。
凌宝亨向记者透露,上海在推进国资国企改革中,始终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上海市规定,国有和集体企业产权转让,必须在产权交易市场公开挂牌。目前,上海产权交易市场已累计鉴证成交各类企业产权交易总额8000亿元左右,其中,2003年突破3000亿元。凌宝亨表示,今后将进一步提高市场开放度,引进国际、国内著名投资银行或中介机构,推动投资公司、投资银行、财务顾问、律师、审计、评估等中介机构的协调与合作。构建多元化的资本运作平台,成立大盛投资公司,实现与摩根斯坦利等国际著名投资公司的合作。并将借鉴国际上政府资产管理的经验,委托符合有资格、实力强、信誉高的专业机构管理运作部分国有股权。
此间,凌宝亨表示,做好国资监管的关键是在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同时,规范国资委的治理结构。目前,在上海市250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中,90%以上成立了董事会,60%以上成立了监事会,大多数控股公司、集团公司实行了外派董事和专职监事制度。今年将在国资营运机构中全面建立监事会。
此外,上海市国资委还拟成立审计委员会,并已筹备建立了规划投资委员会、薪酬考核委员会和预算财务委员会,建立了资产评估和不实资产核销的专家审核制度等,对重大项目的决策,由专家委员会审核,以确保国资监管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民主性。
凌宝亨介绍,上海市国资委将主要做好三件事:第一,战略管理,把握企业投资战略是否符合国有资本进退的战略和方向;第二,预算管理,把握资本的流向,具体项目投资由企业董事会决定,原则上不符合国资整体发展战略的、不是企业核心业务的、不在预算范围内的,国资不进入;第三,契约管理,把握产权代表与出资人的利益导向、价值取向是否一致。国资要发展的领域,产权代表的考核与奖惩就与发展的目标挂钩,要调整的领域,就与调整的目标挂钩。
品牌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员工价值大小的充分体现。
品牌是一个企业实力的象征,是一个企业的生命,更是一个企业信誉、荣誉和能力的真实写照。黑龙江省火电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