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艺术资本>> 名家访谈>> 正文

“文人书法”——书法家刘守安

企业报道  2013-08-21 20:00:03 阅读:
核心提示:刘守安,1949年生,山东省东明县人。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曾任曲阜师范大学教授,山东省美学学会副会长、山东书画协会副会长、山东高校书画协会副主席。

  刘守安,1949年生,山东省东明县人。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曾任曲阜师范大学教授,山东省美学学会副会长、山东书画协会副会长、山东高校书画协会副主席。现为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博士点通讯评委、国家社科基金评委、北京市社科规划办艺术学科评委、北京市第十届社科优秀成果艺术学科评委;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全国美学学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北京书法院副院长。

  东明作为“黄河入鲁第一县”,文化底蕴丰厚,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于2010年被中国书法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书法之乡”。东明县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子的故乡,这里历史上名家辈出,如北宋宰相张齐贤,工书法善豪翰,书迹见于《群玉堂法帖》;明朝政治家、书法家石星也是东明县人,他从政三朝,书作多有碑刻问世。目前,人口70多万的东明县,拥有中国书协会员10余人、山东省书协会员30多人,县级书协会员2000余人,建立各类书法场所如庄子书画院、庄子书画院碑林、博物馆碑林、高村黄河历史文化碑廊等,在这座县城里,可谓“邻里街坊皆通笔墨,白发垂髫俱读诗文”。

  刘守安出生在东明县大屯镇丁嘴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父亲刘清轩是村里的私塾先生,曾师从丁嘴村著名书家刘戴仁和刘洪照两位先生。刘守安自幼深受父亲影响,经常翻阅、默读父亲收藏的前辈遗墨和古代碑帖拓片,用小手在墨迹上比画。因刘清轩书法技艺精湛、远近闻名,每逢春节全村人都来请他写对联,这时少年刘守安就成了父亲的得力帮手。实践是最好的学习,刘守安在帮乡亲写对联的过程中,掌握了汉字的间架结构,书写水平得到提高。

  1972年,刘守安入读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山东曲阜师范大学工作。这期间,他得到蒋维崧、包备五、王学仲、欧阳中石等指点,逐渐形成凝重秀雅的书法风格。他的字寓凡于简,看似平易,却内涵丰富、雍容大度,被人赞为“文人书法”“学者书法”。

  2012年3月31日,“回家看看——刘守安教授书法展”在山东省菏泽博物馆举办,展出了刘守安百余幅形制不同、书体各异的作品。开幕式后,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就其艺术成就、创作风格进行了深入研讨。他们认为,刘守安的书法体现了古与今的美妙结合,既有传统书法的古雅厚重,又不失时代风尚。刘守安长年从事书法文化研究,学识渊博,其字高雅温润、意蕴悠远。著名学者、书法家、书法教育家欧阳中石在书法展上说:“菏泽东明培养了一个刘守安,很了不起。”

  1993年,国家为使书法教育正规深入、蓬勃发展,在首都师范大学设立了美术学(书法教育)博士点。此后不久,在书法文化方面造诣颇深,又有着深厚文史哲积累的刘守安调入首都师范大学,从事书法教育和研究工作。在欧阳中石的带领下,刘守安与他的同事们完成了首都师范大学从博士后、博士、硕士到本科、专科的完整高等书法教育体系建设,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使书法教育纳入我国现代学科建设的体系中,成为文化艺术中的重要门类,在高等教育体系和学术领域中站稳了脚跟。为表彰刘守安在书法教学和学术领域做出突出贡献,首都师范大学先后授予刘守安 “师德先进个人”称号及首都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

  多年来,刘守安在美学、文艺学、清代文学、书法理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丰硕,他先后在《文学评论》、《中国文化研究》、《文史哲》、《中国文化研究》、《社会科学战线》、《书法研究》、《中国书法》等学术期刊上发表有重大影响的论文数十篇。刘守安在书法教育与教材建设方面建树也备受称道。2007年,他受教育部基教司委托,参加中小学图书馆艺术类推荐藏书评审;2008年,受教育部语信司委托,主持评审“汉字行楷书写规范”课题。由他主编的书法教材有《书法教学参考书》、《全彩中国书法艺术史》、“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拓展丛书”等。

  作为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院长,刘守安认为,书法教育当以更广阔的视野审视其多元价值,特别是将书法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行更广泛的研究。“书法是中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蕴藏丰厚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只有逐步建立起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才能把书法的学术水平升华到新高度,真正找到书法教育在现代学科建设中的位置。”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书画艺术,2012年11月,刘守安应邀出任中国书画家艺术研究院院长,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继续做出新贡献。

  古老的中国书法历经千年发展,自传统社会来到现代中国,其功能、意义、价值皆随时代变迁发生变化。如何理解中国书法在当代呈现的身份、命运、前景,是当下书法研究的重要课题。

  刘守安认为,随着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中国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汉字的毛笔书写形式在国家管理、法律制定、信息传播、思想交流等方面曾体现的巨大实用功能式微,而其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逐步彰显。

  在书写功能实用性弱化的背景下,中国书法以三方面“身份”介入现代生活:一是中国书法作为“艺术”,成为书法家的创作对象;二是书法作为文化活动,成为大众积极参与的对象;三是书法作为文化遗产和文化现象,成为专家学者研究的对象。“所以,当我们倡导‘弘扬中国书法’时,其实是面对书法艺术家、书法研究这和书法爱好者这3个群体,不能用单一的‘繁荣书法艺术’的目标和口号去要求所有书法大众。一定要看到书法作为‘学术’‘艺术’‘文化活动’的差异。”刘守安说,“历史证明,每一次科学技术的革命性进步都会对传统文化提出挑战,我们应当做好思想准备,继续为中国书法的续存和发展做出努力。”

更多专题
创新成就大业

品牌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员工价值大小的充分体现。

以“绿色”战略展腾企业

品牌是一个企业实力的象征,是一个企业的生命,更是一个企业信誉、荣誉和能力的真实写照。黑龙江省火电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