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苗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东风汽车公司在完成国际化合作与内部改革重组、发展布局和管理体制实行重大调整,取得较大进展后,又立足湖北、面向全国、宽系列发展,全国、国际合作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东风汽车公司总部的体制和职能也相应发生深刻转变。东风公司总部由十堰迁到了“九省通衢”的武汉,从而使“融入发展、竞争合作、做大做强”的战略思想得到更深入的贯彻。这标志着东风在推进国际化合作、优化产业布局等方面又迈出了具有全局意义的一步,也是东风“立足湖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战略思想的具体实施,更是东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新时期,东风人意识到,要进一步发展,不仅要建设好十堰老基地,更要寻找其他适合汽车工业布局的新基地。
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的东风高层就提出了发展十堰老基地、拓展新基地的设想。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个围绕以十堰为基地意在拓展产业布局优化的“三级跳”的战略构想开始成形:第一跳,跳到襄樊,发展轻型车和发动机事业;第二跳,跳到武汉,发展轿车事业;第三跳,跳到惠州,发展零部件事业。实际上,“三级跳”几乎在同时推进。
1991年,东风开始在襄樊建设轻型汽车基地,东风襄樊汽车装试厂正式成立。1996年,在引进美国康明斯公司生产技术的基础上,东风与康明斯公司合资成立东风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在襄樊建设发动机生产基地;1999年,东风又将襄樊基地的轻型车厂、康明斯发动机厂等几块优良资产拿出来,组建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沪上市,完成了“三级跳”的第一跳。
与法国雪铁龙公司合作生产轿车项目则是东风的第二跳。1992年5月,东风与法国雪铁龙汽车公司、法国兴业银行、法国巴黎国民银行共同投资在武汉成立神龙汽车有限公司,为东风进军“九省通衢”的武汉迈出了实质性一步。其间,为配合神龙公司的发展和出口创汇的需要,在上海浦东成立了12家零部件合资企业。
第三跳则是跳到惠州,然后又发展到广州。1992年,东风与本田公司在惠州启动零部件合作项目。2000年3月,东风通过兼并收购了已资不抵债的广州京安云豹轿车生产项目,并与台湾裕隆集团联合,生产日产蓝鸟轿车,当年生产、当年赢利。
通过这“三级跳”,东风将生产经营的触角向位于市场经济前沿的武汉、广州、上海等大都市延伸,取得巨大成功,整体对外辐射能力大大增强;同时完善了产业布局,拓展了产品型谱。但作为其指挥中枢——总部却一直留在东风创业的十堰,使指挥中枢与发展布局极不相称。
苗圩强调说,站在新世纪的门槛,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加入WTO,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东风面临巨大的机遇与挑战,但东风是清醒的,提出了“立足湖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战略思维,确立了“融入发展,竞争合作,做强做大”的战略思想。力争到“十五”末或稍长时间,将销售额提高到1000亿元以上,综合市场占有率提高到18%。把东风建设成为自主、开放、可持续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集团。
围绕这一战略构想和目标,东风加快了战略重组和国际化合作的步伐。2001年秋,东风出资1750万美元,收购江苏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25%的股权,启动了国际化合作的序幕。这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经国家审批立项的第一个汽车企业涉外重组项目。
品牌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员工价值大小的充分体现。
品牌是一个企业实力的象征,是一个企业的生命,更是一个企业信誉、荣誉和能力的真实写照。黑龙江省火电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