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想找到准确的字眼来描述发展中的江西,在外界眼中淳朴的江西,原汁原味的江西,散发着泥土气息的江西……用什么来诠释江西的今日,诠释发展中的江西经济,抑或只从某一层面发掘江西,仿佛难以准确的把脉。倾听深层的声音,沉淀来自深层次的痛感,自我咀嚼、反刍、消化、吸收。江西,痛并向上着。
在近几十年的历史中,寻找江西人的身影,翘足指待,困顿不前。
纵向与横向的比较已经让人感到汗颜,江西的经济总量只有浙江的33%,人均GDP仅为浙江的39%。是在沉默中沉默,还是在沉默中爆发?江西已然启动,不能再落后了,不能再沉睡不醒了。
江西希望在劣势比较中制定优势战略,找准自己的定位,明确发展的取向,以市场要什么作为落脚点。江西在打破思维定势,确立建设“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新战略,即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承接基地、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劳务输出基地和沿海地区群众旅游休闲的后花园,在中部大有后来居上的气势。
甩脱自固 农业从传统到现代
唐朝诗人王勃诗赋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一个地方的崛起,无不起源于最初的印象。江西的定位曾经是“把江西经济大厦建立在农业基础上”的农业战略,这种运动的轨迹导致了与定位工业化发展的极大差异。纵观江西各历史时期的定位,整个脉络始终贯穿着小农色彩。无论是困难时期还是改革发展时期,江西农业定位的印象已在全国定形。这种痛苦时常体现在与发达省市的交流中,没有声音,一如旁观者。
江西是一个农业大省,占全国2.5%的耕地生产了约全国4%的农产品,但不等同于农业强省。长期的粮猪农业模式没有形成产业化、集约化。重新审视江西农业,跳出“牧歌式”的模式,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江西已经认识到没有强大工业的主导和支撑,支农的力度无 从谈起,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农业的集约化程度、农业效益更难以见效。
江西农业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已经形成共识:要解决农业问题,就要积极发展非农产业;解决农村问题,就要积极发展工业经济;解决农民致富问题,就要扩大农产品的消费群体,改变大多数人口搞农业的局面。跳不出传统农业模式,就不可能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从传统到现代,有时距离很短,有时距离很长,突破是必须的,惯性更必须扭转,轨道的重新设计很重要。江西的农业轨道应该调整为: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动力、以产业化经营为载体,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现代农业。
走出误区 工业从树木到森林
江西从中部地区近几年发出的铿锵有力的声音,令人重新审视一直以来被遗忘在工业阵地角落的江西,新的领导班子终于让江西赶上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机遇。 江西的工业经济总量较小,2003年GDP仅为2830亿元,占全国的2.44%。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在中部6省中仍处在末位,仅占全国的1.07%。综观全省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仅有江铜、江西冶金集团等几家,像是山上的几棵树,散落在江西经济的阵营之中,这是孤独的痛苦,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从树木到森林,播种、栽培,阳光、空气、水缺一不可,当一棵棵树木直立在江西的大地上,那么森林就能带给江西回报、希望与崛起,这肯定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
重振井冈山精神,让江西的经济总量汇成森林,江铃、江铜、江中、南烟、九江石化等一批企业茁壮成长,培养成支柱产业,从量变到质变。江西必须创新,必须找到新的定位,把江西变成投资热土,让江西崛起通海道,让江西崛起赣鄱制造业带,提携江西城市连绵群,兴建商业街、金融街,兴起亲商重才风气。“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新战略,是开放的战略、全新的定位,江西在新的历史时期转型,从乡间小道驶入高速公路,换车、换路、换人。
这是一次崭新的启动,虽然初速度较慢,但正在加速,从奔腾到迅驰。
这是思想的一次变革,正如中国赶上全球经济带发展的潮流;这更是一种机遇,一种向上的动力。
江西的经济正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关口。实现江西人均GDP在中部地区的前移,任务艰巨,站在新起点、推进新跨越,最关键的就是要以更科学的精神来谋划发展,勇于创新、天天向上,以更务实的作风来促进发展、以更解放的思想来加快发展。
变革与创新是江西长足发展的源泉。江西要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长珠闽经济的快速增长所产生的辐射效应和带动效应,在江西对接长珠闽的过程中将不断地对江西经济施加积极的影响。在江西省已经初步大开放格局的情况下,要加大体制、机制创新的力度,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同时加快民营经济的步伐,汇成河流,流入大海,实现富民兴赣。
摈弃偏见 三产从文化到文明
江西经济要发展,第三产业占据重要的位置。依据江西2003年的GDP数据,第三产业已经达到36.7%。三产的发展深刻地推动城市化发展,使城市真正成为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的中心。
加强区域化合作,打破条块分割和各种人为的地区封锁,实现经济大整合的平台,这是江西的薄弱环节。长时间的因循守旧,背着沉重的历史遗产包袱,江西的文明程度有待提高。从文化到文明,江西的感受比较淡薄、茫然、困惑,与市场化的对接过于单薄。
江西要尽快出台区域物流发展规划,创造适宜的政策环境。物流业对于江西乃至中国都属于新生事物,迫切需要政府指导其快速、规范发展,在经济一体化的前提下,江西应该制定总规划,引导全省各地区物流业的发展。
针对信息流,不仅要建立江西的信息联盟,更要在国内形成在信息产业领域内的投融资、市场拓展、技术配合、应用等多个层面开展广泛合作,跨越小范围的行政干预,刺激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
一体化的经济需要一体化的金融为之服务。金融一体化的最终目标是使资金流动更畅通,充分发挥经济血液的作用。江西在改革现有金融体制的同时,应将各金融主体的数据有选择地联网,实现尽可能多的信息资源共享,打破行政分割,建立信用体制,以推动金融合作,统一金融法规、监管和运作标准。
新的市场化城市模式对于江西来说难度较大,不像是上海、广州、北京等大城市有着天然的优势,政策环境、市场对接能够自然地流动,一切充满着活力,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统一运动,使发达城市有着聚集效应,构成了良性循环。
江西是湖的城市,水的柔性、水的静态与动态都与江西人有关,当改革的春风已经吹到了赣鄱大地,江西在沸腾、在奔驰,虽然启动较晚,虽然有痛感,但新的世纪,江西一定一直向上。
品牌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员工价值大小的充分体现。
品牌是一个企业实力的象征,是一个企业的生命,更是一个企业信誉、荣誉和能力的真实写照。黑龙江省火电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