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国的许多行业中,物流成本可占到商品总成本的30%。世界最佳应用实践的目标是10%。随着我国开始寻求加强其全球竞争力,大量的机会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越来越多的行业在生产和物流方面向自动化方向发展。有关专家指出,自动化指的不仅仅是诸如输送机的机械设备。更重要的是使用信息技术和工具实时管理物流供应链中的所有成本。
在供应链中的诸多成本中,劳动力只是一小部分。其他成本包括保留大量多余存货占用的成本,和未能以正确的时间、正确的数量履行一项订单所带来的成本。对于医药行业而言,这一点尤其重要。
日前,我国首家现代医药物流配送中心在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建成并投入使用。这一项目开创了全国医药流通领域现代物流配送的先河,并建立了医药物流领域世界最佳应用实践的新标准。这一项目的始作俑者——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陈济生女士认为,企业通过自动化实现的物流系统及供应链管理的改进,是具备全球竞争能力的关键。
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是北京市最大的医药流通企业。北药股份新建的现代医药物流配送中心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引进西门子德马泰克公司先进的物流设备和技术,配以北京五凡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仓库管理系统(WMS),与北药股份的资源管理系统(ERP)对接,实现了药品验收、存储、分拣、配送等环节的自动化、信息化和实时化,成为全国医药流通领域中首家现代医药物流配送中心。
陈济生介绍,现代医药物流配送中心的建立,一举改变了传统医药流通企业科技含量低、技术落后的状况,冲破了原有的医药流通模式,是一个经营业态上的革命。一是彻底改变了传统手工操作方式,实现了拣选自动化,订单处理能力提高100%以上;二是大大提高了药品交付的准确性,货物拣选差错几乎为零;三是基于物流系统与信息系统的有机集成,配送时间缩短50%;四是高效的物流配送过程,使新物流配送中心投入使用后减少劳动成本40%;五是通过对物流过程的全程跟踪,实现了药品质量的全过程跟踪;六是引入信息化管理,促使职工素质大幅度提高。
据了解,在项目建设上,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坚持引进先进技术设备与自主开发相结合,坚持国外先进技术与我国医药流通实际情况相结合,坚持现代医药流通管理与我国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管理相结合,使新物流配送系统体现经济、实用、科学、先进的特色,标志着北京医药物流配送水平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著名物流专家、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认为,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现代医药物流配送中心的成功建设,对我国医药流通行业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将推动我国医药流通体制改革、促进现代医药流通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我国医药流通市场的规范运作,缩短供应链条。同时,为北京公共卫生应急机制的建立提供了可靠的物资保证,为解决京郊农民用药难问题、加快农村药品销售连锁网点的建设提供有力的配送支撑。由于降低医药流通成本,有助于平抑药品价格,支持社会医疗保险体制的改革,对北京市医药分业管理的改革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据悉,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将依托现代医药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和服务客户建立全方位、多模式、深层次的合作关系,构建电子商务平台,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扩大服务领域,积极开展第三方物流和委托配送业务,实现服务增值。西门子德马泰克在筹建设计中充分考虑了系统未来的扩展能力,以适应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快速增长的业务需求,并使北药股份为供应商的和服务客户提供第三物流服务提供可能。
品牌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员工价值大小的充分体现。
品牌是一个企业实力的象征,是一个企业的生命,更是一个企业信誉、荣誉和能力的真实写照。黑龙江省火电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