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 在基金行业比较发达的美国,证监会早已颁布相关法案,严格要求共同基金必须遵循其名称主旨进行投资,这在国际上也成为了基金命名的重要规则。中国的现行法规,对于基金投资遵循其名称也具有一定的约束。我们可以从基金的名称来挖掘投资内涵。
曾几何时,基金是投资者的宠儿,在市场还火热的年代,不少投资者甚至持有两位数以上种类的基金,而与之相反的是,大多数投资者的基金知识却不多,随着资本市场缓慢复苏,该如何选择基金呢?建议大家不妨从最基本的入手,通过基金名称挖掘投资策略。
资产配置要素凸显基金性格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基金命名都体现出了资产配置的基本要素。主要分为股票型、积极配置型、保守配置型、债券型、货币型。股票型基金以股票投资为主,基本上股票持有比例超过80%,可以认为此类基金等同于股票,是属于高风险资产。积极配置型和保守配置型的差别在于股票和债券现金的投资比例,股票投资比例高于50%就是积极配置型,而债券和现金比例高于50%为保守配置型。顾名思义,债券型主要投资于债券工具,而货币性基金投资于货币市场工具。
既然基金的名称显示出基本信息,投资者就可以根据大趋势选择不同类型的基金,如果市场复苏向好,可以加大股票型基金的比例,如果市场处在下跌过程,可以持有货币型基金。当市场震荡不止的时候,大比例的债券型基金比较安全。
投资风格要素把握股票型基金
相信读者们会注意到,不少股票型基金名称里有“大盘”“中小盘”,还有“成长型”“价值型”“平衡型”。这类字眼描述的是基金的投资风格,它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基金的表现。
过往的数据显示,中小盘和大盘风格的基金业绩往往呈现轮动情况,跟实际的股票同方向变化。成长型基金通常投资于成长型高于市场、股价也高的公司,价值型基金会选择价格低廉、价值暂时被忽视的股票、平衡型则兼备以上两者的特色,从成熟经验来看,通常大盘价值型的基金被认定为比较安全的投资策略,而小盘成长型股票风险很大。
招募说明书详细体现基金“内功”
除去基本要素,基金的命名有时候会与流行时尚和主流板块相关,为了吸引大家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基金的有些名称则更像是符号了。为了更加有效把握基金详细情况,我们不妨招募说明书,每只基金都会通过招募说明书详细披露投资品种和投资范围,投资者可以从中清晰的了解到该基金在股票、债券和现金等大类资产的配置比例,而这些往往是影响基金风险和收益的重要因素。
作者系中企报盟信息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刘源
品牌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员工价值大小的充分体现。
品牌是一个企业实力的象征,是一个企业的生命,更是一个企业信誉、荣誉和能力的真实写照。黑龙江省火电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