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永元和乔龙,永源公益基金会和天龙生态,怀揣着公益梦想的两个人,两支团队惺惺相惜地走在一起,前者聚全民爱心之力实现全中国的公益梦想,后者用生态绿色之志助力实现全中国的生态公益事业!
2013年8月6日,由著名央视主持人崔永元永源公益基金会主办的新闻发布会在“鸟巢”新闻发布厅隆重举行,得到了社会各界企业的积极响应。天龙生态董事长乔龙代表天龙生态捐款人民币1000万元,助力该基金会“口述历史和乡村教师”两大公益梦想的顺利前行。
崔永元和天龙生态董事长乔龙在发布会现场
红色梦想 绿色人文
对于此次天龙生态与崔永元永源公益基金的合作,乔龙认为除了是公司出于一贯的“公益惯性”之外,更多的是对崔永元先生坚持公益梦想的惺惺相惜。
其实对于乔龙和天龙生态而言,绿色发展,生态事业是其一直都在坚持的公益事业。
乔龙说,“我和崔永元先生都是为梦想而坚持的人”,崔永元先生不为浮华名利场所惑,甘于寂寞投身公益事业,克服各种困难为口述历史和乡村教师尽心尽力、推而广之,有梦想、有坚持,令人敬佩。而乔龙和他的天龙生态抗拒暴利行业的诱惑,排除万难治山造林12年,乔龙本人更是退掉了美国绿卡,放弃了提前退休的悠闲生活,投身于生态公益事业,“咬定石山不放松”,心甘情愿在荒山种树,与山林为伍。
如果说崔永元的公益梦想是基于祖国未来和历史保护的红色人文关怀,那么乔龙的生态梦想则是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人文关怀。两个公益梦想团队的凝聚,激发了更多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正能量!
生态屏障 绿色发展
2001年,天龙生态积极响应包头市政府“大青山南坡还绿项目”的生态号召,当时与天龙生态同行的企业有四十多家,但因为“树种不活、钱赚不上、人耐不住”,能坚持到今天的所剩无几,天龙生态义无反顾的将集团旗下7家公司的盈利用来贴补这一生态公益事业,乔龙心中有一个“人必须回到原点,地球欣欣向荣”的生态情愫!
12年间,天龙生态累计投入资金6亿元,在全球公认的顽疾大青山干旱石山上创造了石山造林300万株,荒山修复6万亩,植树成活率高达95%以上的生态奇迹,成功为荒芜400多年、水源土壤脆弱的大青山重新披上了绿色屏障。
不仅如此,生态修复大青山所带来的生态价值则不可估量:净化环境、吸附二氧化碳约2.16万吨,在为构建城市天然氧吧、改善局域气候、三北防护林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内蒙古自治区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等方面树立了坚实的生态屏障。乔龙和他的团队因此被媒体誉为“生态愚公”。
科技创新 绿色模式
天龙生态在12年的治山造林中,以科技创新推动生态文明,积极探索一条中国荒山生态修复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从根本上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绿色与发展双赢!
石厚土薄、干旱少雨、高寒低肥、地下水缺乏……在这样的环境下,传统种植无法使林木扎根、成活,天龙生态为了攻克干旱荒山这一世界难题,汇集全国顶尖科研力量,创立中国首家“超旱生林木研究院”,提出“超旱生林木+循环节水+天龙八步”可复制、易执行、系统性的荒山生态修复解决方案,为攻克全国的干旱荒山顽疾奠定坚实的科学实践基础!
天龙生态科研团队创新运用“荒山引种、定向组培、智能育苗、高效移栽”的超旱生培育技术,使超旱生林木更具耐旱、耐寒、耐盐碱、耐贫瘠,在降水量少于100mm,蒸发量高于3000mm、-40℃- 50℃的极端气候下,实现95%以上的高存活率。作为中国首个荒山取种培植超旱生林木的生态企业,天龙目前已拥有超旱生林木树种三十余种,为全国推广奠定了丰富的资源基础!
科研团队创新总结荒山水源稀缺的节水型生态修复技术——“自然、物理、化学”立体循环节水技术,最大户实现超旱生林木生态修复的节水率!
同时,天龙生态12年实践总结了一套科学缜密的“天龙八步” 荒山生态修复法:钻石打孔、局部爆破、叩石刨坑、移土供养、选树育苗、覆膜保温、滴灌供水、支架固树,为超旱生林木生态修复奠定完备的理论实践基础!
高于普通林木3倍的存活率;低于传统绿化1/10的维护成本;每亩每年10吨的节水量;根、茎、叶极高的药用价值……
凭借超旱生林木无可比拟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天龙生态已将其推广应用于荒山治理、工矿废弃地、煤复垦、北方城市绿化等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领域中。
天龙生态在12年的治山造林和科研创新中,用绿色之名,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用梦想坚守,创造了绿色与发展双赢的生态公益事业;用生态模式,高度定义了中国荒山生态修复解决方案。
乔龙和崔永元,两个拥有相同公益梦想的人走在一起,呼吁更多的人和企业加入到公益事业中,为美丽中国,为伟大中国梦的实现履行我们应尽的责任!
品牌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员工价值大小的充分体现。
品牌是一个企业实力的象征,是一个企业的生命,更是一个企业信誉、荣誉和能力的真实写照。黑龙江省火电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