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企业新闻发布汇>> 正文

关东旋起辞赋风:孙五郎辞赋讲座及辞赋学术研讨引轰动

企业报道  2013-07-23 13:08:01 阅读:

\

  (辞赋的独特魅力——五郎赋话)

  2013年7月14日下午,辽宁省图书馆报告大厅内座无虚席,辽宁省社科联主办的大型系列文化讲座《辽海讲坛》第38讲正在进行。本次主讲人为中国诗赋学会秘书长、中国诗赋网站站长、中国诗赋杂志主编、著名辞赋家孙五郎先生,他讲座的题目是《辞赋的独特魅力——五郎赋话》。来自辽宁及全国多地的近300名文学爱好者挤满了报告大厅。听众中,有学者、军人、在校师生、党政企等单位在职工作人员、退休干部及专业辞赋学者。

  孙五郎先生从神州十号飞船搭载闵凡路《世界和平赋》飞向太空开始,以通俗而幽默的谈吐、具体而生动的事例,旁征博引,侃侃而谈,系统讲解了辞赋这一“能以最精炼的语言述透物事、抒尽情志的美文”。

  孙五郎认为,辞赋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的一颗珍贵的钻石,古善赋者均为大家。辞赋就象杨贵妃——“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辞赋“体国经野,义尚光大”、“润色鸿业,发献皇遒”。散见于古代名著中诗赋骈文,对人物、风景、事件的刻画及议论,极大丰富了作品的感染力,却往往成为了被忽视的华彩。孙五郎对《三国演义》的几个文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包括孔融《荐弥衡表》、祢衡《鹦鹉赋》、陈琳《讨曹操檄》、《大雾垂江赋》、《据水断桥赋》、《赤壁之战赋》以及煮酒论英雄、骂死王朗、杨松出使许都、隆中对话、舌战群儒等多处对话与叙事的语言特点等。

  孙五郎指出,赋是以骈句为骨、以铺陈扬厉手法状物事而述情志的韵文。在讲解了辞赋的概念、分类、特征以及诗赋之别后,孙五郎以其与文友的一封通信为引,讲解了辞赋独有的五点魅力。孙五郎称,一篇好的辞赋作品往往成为其赋述对象的灵魂,有如江南三大名楼,其之所以能屡毁屡建,正是因为有其永远毁不掉的魂——家喻户晓的诗赋存在。

  孙五郎强调,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现在已呈现出“旧时王谢堂前‘赋’,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良好形势。对于普通人来说,习赋有很多用途:用渊博夯厚底蕴、用高雅刷新形象、用精品消弥浮躁、用精深提升品位、用文华抒张情志、用才气征服环境、用文酬优化生活等。

  对于当代辞赋创作,孙五郎也谈了相关体会。包括:以熟背《声律启蒙》等作品培养感觉和丰富典事、以启承转合这一普适的文艺规律调整布局、以曲中求直的方式来铺陈表意、以锤炼警句来表述主旨、以通而不俗为标准来酌词炼句等。

  在讲座过程中,孙五郎大量引述了古代辞赋名篇以佐析,包括屈原《离骚》、王粲《登楼赋》、曹植《洛神赋》、司马迁《悲士不遇赋》、庾信《哀江南赋》、枚乘《七发》、嵇康《琴赋》、杜牧《阿房宫赋》、白居易《赋赋》等。对与辞赋相关的成语,如才高八斗、文不加点、洛阳纸贵、掷地有声的来历等进行了介绍,并对古代写得较好的帝王赋作进行了简析,包括汉武帝《秋风辞》、唐太宗《威凤赋》、唐玄宗《喜雨赋》、宋仁宗《赞僧赋》、康熙《热河赋》、乾隆《述悲赋》等“治世”之帝的作品。

\

  (报告厅内坐无虚席,听众年龄从年轻的学生到白首老人,均认真听讲并作笔记)

  讲座结束后,孙五郎与来自全国多地的辞赋家们展开了为期两天的当代辞赋创作研讨。并受到报纸、电视、网络等各大媒体的相继报道,以辞赋为话题的旋风迅速从辽沈大地吹向全国,继五年前《光明日报》百城赋征文激发了全国辞赋创作热情后,再一次引发了中国辞赋文学创作与讨论的热潮。

  孙五郎,当代著名辞赋家,现任中国诗赋学会秘书长、中国楹联学会辞赋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诗赋网总编、中国诗赋杂志主编等职。辞赋类主要代表作品有《歇马山石赋》、《歇马山杜鹃花赋》等歇马山系列辞赋及《党旗赋》、《党史赋》、《关东大年赋》、《中山合唱团赋》、《抗震救灾赋》、《庄河赋》、《醉酒吟》、《践行扬骈弘赋,推展盛世华章》、《画家石川赋》、《于连胜赋》、《铁疗温泉赋》、《大医赋》、《军事医学科学院赋》、《大连商校赋》、《庄河高中赋》等。其中《关东大年赋》参加国家六部委“2008年中华赞诗词歌赋创作”征文活动,荣获辞赋类作品唯一的二等奖(一等奖空缺),并由央视在大赛颁奖晚会上组织了诵读;《庄河赋》由庄河市印制成单行本作为政府礼品,并编入《庄河市民文明礼仪手册》印发千家万户。2009年参与主撰《中国航海宣言》(2009年7月11日,由中国航海日组委会向世界发布)。其辞赋作品特点是大气豪放,立意高远,语言生动,工律求韵,文法讲求于通俗语词中提炼精义。 [中国诗赋网编辑孙宇/文]

更多专题
创新成就大业

品牌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员工价值大小的充分体现。

以“绿色”战略展腾企业

品牌是一个企业实力的象征,是一个企业的生命,更是一个企业信誉、荣誉和能力的真实写照。黑龙江省火电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