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企业新闻发布汇>> 正文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冲击将带来改革

企业报道  2013-07-18 14:55:00 阅读:

  互联网金融风生水起,给了原本安于一隅的传统金融业一记重拳,却也唤醒了金融业。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互联网金融是一条鲶鱼,能够倒逼金融业转型。而它的创新因子,则能带动金融业未来的发展。

  互联网金融的“鲶鱼效应”

  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与盈利方式,互联网金融让守旧的金融业看到不一样的未来。而互联网金融的加入,正如沙丁鱼群中,那条突然出现的饥饿鲶鱼,搅动并促进着鱼群的发展。

  事实上,互联网金融根本就撼动不了传统的金融体系,即便是所有互联网企业的资产加在一起,可能都不及一家国有银行一年的净利润。互联网企业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更多在概念上,而非实际业务。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阿里小微信贷的贷款不良率为0.87%,低于我国银行业0.96%的水平。有报道称,供应商利用京东供应链金融平台获得融资的资金成本为每日0.019%,相当于7%的年化利率,远低于同类银行贷款产品的年利率。

  面对金融业带来的挑战,传统金融业也开始考虑如何转型。招商银行原行长马蔚华就表示,互联网金融具有的独特优势,将对传统商业银行的竞争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在银行业长期发展过程中发挥鲶鱼效应,包括改变银行传统盈利模式、调整业务结构、改变客户基础、改善服务水平、建立和引入新的信息管理系统等。

  不过,互联网金融虽然已经触动到中国的传统金融行业,但却并不能完全代替金融业。互联网不可以颠覆传统的金融,它是对现在金融业的一个有效补充和发展。

  引领金融业第二波改革潮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金融业第一波改革潮是在2002年前后,外资金融机构为中国金融业注入了不可多得的先进经验。但这个以二八原则为基础的经验——即20%客户产生出80%的价值——虽然在一定时期获得可观的进步,但在互联网时代却逐渐变得有些落伍。互联网引领的第二波潮流,正将原先的20% 价值客户,转移至范围极其广泛的普通百姓及小微企业。

  互联网所带来的“创新基因”,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创新的动力,引发了商业银行对自身经营模式的重新思考。

  面对压力和冲击,银行不会墨守成规,一旦银行主动去创新,不断地加大创新和变革的力度,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银行也一定能够在未来互联网应用的发展过程当中成为主力军。银行有着丰富的产品和从业经验,有着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这有助于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稳定。

  金融业将融合互联网

  “我们身处网络时代,不要以为传统的东西还会安然存在。”马蔚华曾经如此警示众人。对于金融业的未来,在这些业内人士眼中,金融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将缔造新的属于金融业的魔方大厦。

  任何人在网络的帮助下,都能得到很好的金融服务。未来如果有人要贷款,可能只需要给贷款机构一个授权,贷款机构就能了解到客户的信息,快速地通过网络发放贷款。

  在大数据背景下,数据分析被看作是当下最有潜力的行业。虽然互联网企业掌握的数据并不多于银行,但这些更偏向于客户平时生活的数据能够更好地为互联网公司所利用,数据分析能力则将成为互联网公司竞争力的核心。“未来谁拥有数据变得并不重要,而数据加工者才最为重要,谁能真正用好这些数据,谁就能得到更广阔的市场。”

  实际上,互联网企业也正在朝着这样的方向不断进发。阿里金融后续也要寻求如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分享其对数据的分析能力,与金融业共享大数据时代的数据红利。

更多专题
创新成就大业

品牌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员工价值大小的充分体现。

以“绿色”战略展腾企业

品牌是一个企业实力的象征,是一个企业的生命,更是一个企业信誉、荣誉和能力的真实写照。黑龙江省火电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