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推进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成部分。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自觉用以指导实践,对于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最近,本报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共重庆市委书记黄镇东。
黄镇东说,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当代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基本观点,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反映了新的实践要求。
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科学发展观吸收了世界文明进步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适应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黄镇东进一步说,要自觉坚持和运用科学发展观,就必须从发展的指导方针、基本原则、目标任务、根本目的等各个方面,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以高效益发展为前提。科学发展观以协调发展为中心。科学发展观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科学发展观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黄镇东最后说,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快发展的行动指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重庆更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谋求实现新的大发展。
一是要坚持速度与效益有机统一,切实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大幅度提高经济总量,快速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经济增长的质量。从重庆情况来看,目前存在着经济结构不合理、企业管理水平相对较低、技术改造比较滞后、市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影响着经济效益的提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效益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加快速度与提高效益并重、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并举,尽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走出一条内涵式发展道路。同时,不断完善市场机制,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强化企业管理,加快科技进步,才能推动全市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使经济发展步入良性运行的轨道。
二是要坚持统筹发展,积极促进城乡共同繁荣。重庆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较大,特别是处于三峡库区和渝东南地区的大部分区县,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主城区。如果不加快这些地区的发展步伐,进一步缩小与主城区的发展差距,不仅会影响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步伐,而且不利于保持地区稳定,甚至会影响重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我们要积极实施大城市带动大农村战略,根据主城区、渝西地区、三峡库区和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区位特点、自然条件、资源优势和发展状况,实施分类指导;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力度,使其形成后发优势,尽快赶上先进地区的发展水平;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城镇化进程,以城镇化带动农村经济发展,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
三是要坚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实现经济与社会共同进步。重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比较突出,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尤其在农村,由于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缓慢,已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把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摆到同样重要的位置,使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当前,我们要着重抓好重庆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三峡博物馆等一批公益性项目建设;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加快虎溪大学城建设步伐;加快农村基础教育,加快全市“普九”进程;积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繁荣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改善乡村卫生医疗条件,着力构建农村卫生医疗体系。同时,认真总结抗击非典的成功经验,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和各种应急机制建设,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全市社会事业的大发展。
四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重庆是一个人口大市,人均占有资源不多,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特别是三峡库区的一些区县,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尤为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强化可持续发展意识,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坚持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坚持经济发展、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搞好退耕还林还草、荒山植树造林、天然林保护、水土保持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大力实施以主城区为重点的“山水园林城市工程”和以三峡库区为重点的“青山绿水工程”,使重庆的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空气更清新。
五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大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目前,重庆人均受教育年限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口综合素质还不高,群众文化生活水平相对较低。要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在加快经济发展、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着力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真正做到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必须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道德情操,努力使全体市民成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时代新人,共同推动重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品牌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员工价值大小的充分体现。
品牌是一个企业实力的象征,是一个企业的生命,更是一个企业信誉、荣誉和能力的真实写照。黑龙江省火电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