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寿利强
寿利强,1960年生于浙江绍兴。毕业于杭州大学。师从著名书画家李丁陇、王墨凡、刘宝平、邓福星先生,现为中国艺术创作院绍兴直属分院院长,绍兴书画馆馆长。是颇有影响的学者型书画家。
邵大箴评论:
中国的传统文人画家历来视山水为心灵的自然观照,在漫长的岁月更迭中,山水胜景变幻莫测,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风采:春则烂漫繁盛,夏则蓊郁炽热,秋则丰硕金黄,冬则凋敞肃杀,每一时每一季的景致都会在画集家心中投下审美的情致。中国书画艺术是画家情感的凝聚和显露,其凝聚的内涵无限广,远至天地的洪荒宇宙、深至心灵的寸寸柔肠,莫不可用有形的笔墨、色彩、构图、题跋等构建一个个无形的审美意象;然而它的外延又无限宽,在画家的笔下人们可以读到忧思、春怨、怀古、伤情、盼归、欢欣、激愤、生机、希望……人类情感领域的种种体验。
寿利强作品 七言古风一首《钓鱼岛是中国的》: 瀛亶海域魑魅现,腥咸浊浪天欲昏。赤尾屿边留旧痕,钓鱼岛上起新烟。私导租购成闹剧,联演登夺为扩军。每每出口放厥辞,频频入社拜鬼魂。蚕食尤思移岩峦,鲸吞常想压千军。甲子两轮时世改,神州万里尧舜天。石原煽风害儿孙;野田玩火焚自身;安倍张牙终穷理,右翼舞爪宁足论。钓岛向来泾渭分,大陆架上东海延。我与琉球衣带水,浪打不断交谊深。沧海蓝蓝光簇簇,黑洋汹汹日沉沉。谁能航海免九死,舟临久米祭鳄神。洪波汹涌生海槽,天地疆界出自然。既具地质构横亘,更有史料记策简。《顺风相送》始永乐,《筹海》《坤舆》载清乾。钱泳《浮生.海国记》,《中山传言录》见闻。《三国通览》标图色,日本林生著文献。两位拉比一柯顿,国际大师全球尊。测得海陆穷毫厘,绘制版图行世间。史实车载无穷尽,法理泉涌堪足论。自古琉球早藩属,乘风驾浪隋朱宽。小宝取名杨载使,通惠互利开文渊。中山称臣朝洪武,岁贡联绵五百年。倭日“阻贡”借“保民”撤藩改建冲绳县。清廷坐视断藩属,日本“改约”图瓜分。《马关》割让曾失管,《开罗宣言》复本源。“抗美援朝”卫国家,“扶日阻共”搞私签。“先渔后主”藏隐衷,“搁置争议”为相安。钓岛列屿属中华,铁证如山胜雄辩。岛屿无人莫小看,油气储量百亿吨。名贵药材遍地生, 洋面海底富资源。日美构筑封堵线,妄想西推延岛链。遏制中国控东亚,强化军队替“保安”。中华崛起凭谁问,两岸同心保家园。铭记国耻反侵略,烽火遍地听召唤。 海空合巡力反制,岂肯屈辱再丧权。我念“秦民走海东”,《史记》徐福“司药神”。一笑相逢泯恩怨, 两国和睦促发展。失道寡助是定律,相得益彰非偶然。奉劝倭日弃邪念,休作汉唐不肖孙!
癸巳年初春古越绍兴寿利强作此七言古风,仅叙史实,不计工拙也。
画家寿利强先生世居浙江,如诗如画的江南美景便是他心中永远的水墨丹青,他将审美的意象化作笔下的一幅幅佳作。若是掬拥一段江河水,那江陵的奔湍激流、飞瀑泉涌、归帆岸舟、高士大贤,在画家心中便是一条条铺展开的笔墨线,笔笔勾勒出他对“水”的深情,或愁思默默、或寥廓空空、或万古悠悠。寿利强先生心中的美景映射到自然的景观里,他心灵的欢愉和忧思都倾泻在作品的水色天光里了;品读他画中水乡的旖旎和清幽,能读到他内心深处最美好的情感赋予了画中每一次对“水”的刻画和礼赞。《客路青山下 行舟绿水前》、《乱世徐吐日 积水远生烟》、《银泉永注图》等画作中读者分明能读到他心灵的悸动,捕捉到他情感里的真挚和执着,所谓“智者乐水”,欣赏寿先生水一样的情怀,依稀能看到他水一样长流不息精彩的艺术人生。
黄宾虹的艺术成就和绘画理论深深地影响了一批后继者,他的“白宾虹、黑宾虹”是两个不同时期的风格,而犹以“黑宾虹”影响广泛。寿利强先生就浸淫其中,吸收并运用了这种画风,但仍有自己的体悟和新的解读。
寿先生深谙黄老画作中的理气通达的理论,画面再怎样黑团团一片,看似混沌浊气,可是总能找到回环往复的审美通道,一层层递进,品味天地鸿蒙的深广无限,从而超越世俗的壅闭,寻觅一条精神愉悦的坦途。他的线条、形状随情感的起伏在流转变化,徒然升起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崇拜。他的一组新作便充分尝试着将黄老的“黑”精华渗透到他要表现的作品内涵中。作者把物象人格化,参天的巨木、高耸入云的山峰,俨然是他心中一种信念和精神的化身;黑而不板滞的黑色里透出一股生命的豪情和写意人生的痛快淋漓。《一峰未尽一峰出》、《青山娱我情》等,线条呈现一种自由洒落的奔放,将内心深处对家乡的眷恋,试图通过灵动的线条,把柔婉绵邈的思乡情细腻详尽地加以诠释。这些画里我们显然看到了一位堂堂七尺男儿的拳拳深情,而加以渲染和加强这份情感的正是寿先生笔下不厌其烦细致铺陈的线条。这种线条本身释放出的意味和整个意象世界的意蕴是融为一体的。
在寿君的画笔下,精心裁剪的一脉山峰是他“仁者乐山”的载体。敏感的作者把握了山势巍峨的体貌,并赐予它人格化的精神。在神奇的造化里,山水是永恒的主题,它们静穆亿万年,目睹了岁月的轮回和世事沧桑,将万事万物的生存和毁灭融化在一片混论里;它是人类生存的舞台,也是人类亘古的观众。而在寿利强的心中,山林丘壑是他无怨无悔创作的母题,他通过巍巍高山、茫茫大海、潺潺涓溪。苍苍树木告诉今人,造化再伟大,终究要“中得心源”,方可描绘出作者心中要呈现出来的苍茫的宇宙观、人生观、历史观。人类是自然之子,人类的命运摆脱不了宇宙的宏观规律,人类的悲欢离合正如山川的四季变化,画家心中对时空不可逆转的悲怆和人类终极命运的宿命感使他会更加萌生“江山如此多娇”的感喟,势必会融入更多的情感于山水画中,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也是水到渠成的了。
几十年过去了,寿先生的山水已经具备的鲜明个人风格,本次只撷取其中的山水作品做简单评述,希望未来的日子里,寿先生的山水画会更具审美意蕴,提供观者更多的思考和审美趣味。
寿利强作品《咏马》:大漠茫茫不畏寒,追风汗血四蹄烟。甘心替我行千里,着意为君托百年。偃武修文休息偃,飞腾伏枥岂松鞍。平生力牧期民富,一入沙场建巨勋。
七律咏马、观吾师刘宝平先生画马而作、绍兴寿利强并书。
对待历代书法家,黄宾虹先生尝称:“古今大家,成就不同,要皆无病,肥瘦异制,各有专美。”信为学人之言。
一个人的境界常常就是其艺术上的境界,中国书法艺术的境界是一个深奥的话题,就一位书家而言,其禀赋、思想、精神、学识等,都可印证于笔底风光之中,构成其文化人格气韵,即可以境界视之;能秉承传统而不相类、不俗似,有追求的书家常常就可以别具一番风貌,独呈一种境界。清代朱和羹《临池心解》说:“书学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书法之道本是“小技”,寿利强却把它当做“大道”来追求。人品既殊,性情亦异,利强是本色之人,无忧无嗔,无世故气,也无矜持气,常常让人感觉出“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所以,他的书法以“品高”为追求,笔下妍雅、不落尘俗自不待言,更能于平实中寓深永之致。江南名师云集,大家林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吴越文化底蕴深厚,利强于此间耳濡目染,体悟日深,胸襟愈阔,境界益高,运之于腕底,流之于笔端,雅致俊逸之容,豪爽开朗之情,俨然书中之谦谦君子矣!“书如其人”,信斯言也。
在行草书妍美流便的行笔中,他也在完成对法度与情感适宜分寸的把握,所谓“情驰神纵,超逸优游,临事制宜,从意适便“(唐张怀瓘《书议》),从而获得“风行雨散,润色开花”般的天然情趣和活泼生机。所以,利强的行草书无论清丽还是浑厚,无论精巧还是奔放,也无论流畅无羁还是深沉凝练,写来都潇洒自然,这正是他追求一种笔墨趣味及留存在文人内心的书卷性格,而他的书法风格也日渐圆熟。
刘大为
刘大为,1945年10月生,山东诸城龙都街道人。198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班,受教于叶浅予、蒋兆和、李可染、吴作人、黄胄等中国著名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兼分党组书记,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教授,2003年7月晋升少将军衔。2008年12月当选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工笔重彩画学会副会长,当选为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主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刘大为作品 《布拖集市》
大量作品在中国及美国、日本、法国、新加坡、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展出,获奖三十多次,是获奖最多的画家之一。是中国当前艺术成就突出,影响较大的中国画家。
主要作品有《漠上》、《马背上的民族》、《阳光下》、《晚风》、《帕米尔婚礼》、《草原上的歌》、《马扎归来》等。《马背上的民族》获第二届工笔重彩大展一等奖,《晚风》获1991年全国美展银奖和关山月中国画创作奖。
出版有《写意人物画技法》、《人物小品》等。
刘大为作品 《蕉荫消夏图》
品牌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员工价值大小的充分体现。
品牌是一个企业实力的象征,是一个企业的生命,更是一个企业信誉、荣誉和能力的真实写照。黑龙江省火电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