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过后,“招工难”成了温州人议论最多的一个词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招工难”已成为制约许多企业春节后开工难的最大瓶颈。据知情者透露,温州一家颇有名气、有着1000多员工的制鞋企业,春节后却只剩下300多人,员工缺口达到2/3,这对于季节性极强的制鞋企业无疑是雪上加霜。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惠特鞋业的车间却是机声隆隆,一片繁忙,员工春节后复工率达到100%。
“企业一定要有员工共同努力的思想。企业领导心中要装着企业员工,并且在企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地为员工谋取更多的福利,”在谈到“招工难”问题时,中国惠特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项进康这样对记者说。他认为,任何一个老板,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一个人把企业做大,必须依靠广大员工的共同努力。他表示:企业招工难,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尽管有的由于当地的经济发展了,一些打工者不愿再背井离乡,而留在当地就业以及打工者跳槽、企业相互之间挖人等现象造成今年招工难,但是,从整个就业情况来看,依然是供大于求的。能不能招到人、留不留得住员工,关键是要考虑好企业发展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以及用人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之间的关系。
据悉,2003年因掀起“事业经理人”管理新模式,在温州乃至全国引起强烈反响的惠特鞋业,不仅做到重视对高层人才的建设,而且对待普通员工同样也是关爱有加。
“农民出来打工赚工资是第一位的,”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打工者普遍看重的是能不能按时拿到工资。“惠特鞋业发展十几年来,从没有拖欠过职工一分钱工资,更不用说克扣工资了。”在谈到工资方面的问题时,项进康显得颇感自豪。
与此同时,该公司总是积极为企业员工多想,为员工创造更多的福利。比如,对不同的工作种类和岗位,为员工买一些针对性的保险;每年都搞一次评优活动,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团组织发挥作用,组织一些旅游活动;并为过生日的员工送上生日蛋糕;春节期间为返乡员工预定好车票,并且报销一次返程车票;为员工创造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等,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另据悉,投资近2000万元、规划面积18000多平方米,集生产、住宿、娱乐、休闲、环保于一体的现代化标准工业园将在今年5月完工。届时,员工都可以搬进有电视、浴室等现代设施的公寓式员工宿舍,生活质量将得到新的飞跃。
“所有这一些都是为了员工的利益,也是为了企业的更大发展。”这体现出了惠特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品牌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员工价值大小的充分体现。
品牌是一个企业实力的象征,是一个企业的生命,更是一个企业信誉、荣誉和能力的真实写照。黑龙江省火电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