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软件行业本年度首个大型论坛——“中国软件业国际化战略研讨会”于2月18日召开。中国最大的软件企业巨头在京共同商讨中国软件业国际化的模式、竞争力和拓展策略。
由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主办、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此次会议吸引了软件业的众多领袖:神州数码总裁郭为、中软总裁唐敏、金山总裁雷军、微软大中国区总裁陈永正、东软副总裁卢朝霞、用友总裁何经华等。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司长张琪和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理事长陈冲发表了重要演讲,来自中国科学院软件所的所长李明树用详实的数字和大量的企业分析,对中国软件产业更深入地进入国际市场的可能性、策略以及行业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证。
来自研讨会的信息表明,已经完成20年积累的中国软件业正站在一个坎上。几乎所有的世界领先软件企业都已敲开中国的大门,他们带来了大量的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中国的市场已经变成一个国际竞争的市场,如果中国软件企业不完成国际化,不走出国门,他们不仅无法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也无法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几乎所有的参会嘉宾都深入浅出、各抒己见地阐述了中国软件业国际化的必要性。
在本次研讨会上,嘉宾们提出,中国软件企业的国际化的基础就是首先在中国市场做大做强;在全球软件产业中,中国软件企业具有人力资源、市场空间、基础设施、巨大需求等优势,只要中国软件企业能够有效发挥这些优势,中国完全有可能、也有能力造就世界级的软件公司。
在为时达4个小时的研讨会中,与会嘉宾还就中国软件业国际化的策略、路径、商业模式、中国软件业在世界软件版图中未来的位置等重要问题展开了认真研讨。中国软件业的国际化是采用产品先行还是服务先行?是采用美国模式、印度模式还是中国企业可以开创中国自己的发展模式?中国软件产业突破的关键点在什么地方?这些问题都引来了激烈的讨论。
从张琪司长和陈冲理事长的主题发言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政府将继续为中国优秀的软件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努力培育一批具有行业特色、产业优势、规模效应和品牌形象的龙头软件企业。某种意义上,多个软件企业的壮大将意味着中国软件业的竞争力的提升和整个产业的壮大。
作为软件企业代表,用友公司董事长王文京在主题演讲中提出,经过了将近20年的积累,技术水平、管理水平都有了很大提升的中国软件业已经具备了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条件。王文京董事长在演讲中指出,中国软件企业必须经过“核心技术和产品能力”、“产业规模”和“海外资产经营能力建设”三关,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的国际化。
就在2月18日“中国软件业国际化战略研讨会”召开的当日下午,用友公司同时发布了其国际化战略。用友公司提出,要在3年时间内在产品、研发、经营、专业服务、用友inside五个方面全线推进国际化,在2006年成为亚洲最大的管理软件企业。
品牌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员工价值大小的充分体现。
品牌是一个企业实力的象征,是一个企业的生命,更是一个企业信誉、荣誉和能力的真实写照。黑龙江省火电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