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8号,由庆阳市市委、市政府主办的中国(庆阳)循环经济·绿色发展战略论坛在兰州市举行。
副省长郝远在论坛上作重要讲话。省长助理、市委书记夏红民主持论坛并致辞。十届省政协副主席候生华出席论坛。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邱中建,郑州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炯天分别作主题报告。市委副书记、市长栾克军作庆阳能源资源开发主旨报告。
郝远在讲话中强调,要将循环经济效益纳入“3341”项目工程,整体推进,特别要抓好节能、节水、细节生产、工业三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电子废物回收、污染防治、城市矿产、餐厨垃圾、关键领域科技创新等十大工程,努力促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同时,要力争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家实施范围,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要大力普及和提高科技创新,聚焦循环经济科技创新的资源,实现由高消耗、高污染、资源型的旧发展思路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资源永续利用的新发展思路转化,努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要按照吃干榨净、变废为宝的思路和资源开发持续化、资源利用全面化、资源效益最大化的资源利用永续化的要求,围绕核心资源、核心产业、核心企业,壮大石油、石化、煤变电、煤化产业和循环利用企业集群,协调好资源开发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关系,真正走绿色、循环、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
夏红民在致辞中介绍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他说,近年来,我市在推动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进程中,始终高举绿色发展旗帜,把能源资源开发作为首位产业和主导产业,积极实施“引强入庆”战略,把绿色开发作为基本路径,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并重,强市与富民并重,按照循环利用、吃干榨净的思路,发展配套产业,开发下游产品,延长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构建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区域大循环的产业格局,努力促使产业结构由“一业独大”向多业支撑转变,形成了多点开发、循环发展的良好局面。但是在推进资源开发、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基础建设滞后、配套保障不力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今后将进一步抢抓国家一系列利好政策,以这次论坛为契机,更加科学、更加务实、更加有效地加快资源开发步伐,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全面提升资源开发水平和基础支撑保障能力,努力推动我市走科学可持续发展之路。
栾克军作了题为“坚持绿色循环发展、倾力打造能源新都”的主旨报告,全面介绍了我市能源化工循环经济发展情况和设想打算。栾克军在报告中指出,石化产业是我市的支柱产业,煤炭资源是我市建设能源化工基地的重要支撑,天然气、煤层气是我市最具开发潜力的新兴产业,在资源开发上,我市具有政策叠加优势、区位比较优势、环境承载优势、土地资源优势、后发赶超优势五大有利条件。从国际形势、能源市场和庆阳实际来看,绿色循环低碳高效是建设能源新都的必由之路,宜居宜商宜业、放心舒心开心的发展环境是建设能源新都的重要保障。如何做到依靠资源而不依赖资源,开发资源而不变卖资源,实现优势资源由单一开发模式向循环利用转变,由“黑色印象”向“绿色主题”转变,是我市当前急需着力破解的重大课题。希望各位领导、专家和社会各界精心指导、鼎力支持,帮助我市做大做强能源化工首位产业,打造能源产业转型升级版,谱写中国梦的庆阳美好篇章。
王浩院士作了庆阳水资源开发利用能力保障的主题报告,邱中建院士作了庆阳石油化工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探索与思考的主题报告,刘炯天院士作了煤炭开发及其产业结构优化的主题报告。三位院士在报告中全面介绍了国内外能源资源开发的最新模式,紧紧围绕庆阳的发展实际,深入分析了我市煤炭资源开发、石油产业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面临的形势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论坛上,庆阳市政府聘请王浩、邱中建、刘炯天为市政府经济顾问,栾克军向三名院士颁发了聘书。与会人员还观看了庆阳市形象宣传片。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如同一个车轮,轮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轮辐就是这十几个因素,轮辐的外围构成...
这是一支煤海劲旅,在世纪腾飞路上,他们万里扬帆、风雨兼程;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这支丹心相映、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