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职场动态>> 正文

马云 腰杆变粗口气变大

中国企业报道  2013-06-19 17:58:41 阅读:
核心提示:  2月18日,阿里巴巴CEO马云终于大大方方地从杭州跑到北京举行了业内人士盼了许久的新闻发布会。因为很少出来讲话的马云一直躲在杭州与互联网的“寒冬”抗争,他抗争的结果自然是众多业内人士争相知道的。

  2月18日,阿里巴巴CEO马云终于大大方方地从杭州跑到北京举行了业内人士盼了许久的新闻发布会。因为很少出来讲话的马云一直躲在杭州与互联网的“寒冬”抗争,他抗争的结果自然是众多业内人士争相知道的。

  马云果然不负众望,轻轻松松地放出了一颗“卫星”——今年,阿里巴巴每天将实现赢利100万元人民币。

  做电子商务公司的敢于捅破“赢利”这层薄纸的人实在不多。尽管这之前人们都知道阿里巴巴2003年全年赢利超过1亿多元人民币,可这个消息从马云口中说出来也着实令人们不得不对阿里巴巴再次刮目相看。

  其实,从马云以往的表现看,阿里巴巴所坚持的B2B电子商务业务没有什么改变。在.COM泡沫破灭后一度销声匿迹的一些公司不再相信B2B还有主角戏可唱的时候,他们一直默默地坚守在杭州,为回报投资人顽强地向实现利润的目标挺进。

  记得2003年,上海福布斯CEO论坛会期间,马云出现在记者面前时不停地强调说:“阿里巴巴又投资1亿元兴建个人交易网淘宝网,半年之内肯定进入全球网站排名前70名。”那时,众多记者事后午餐时站在大堂里还当玩笑说,“这怎么可能呢?”而2004年1月阿里巴巴再投资3700万美元建立阿里巴巴电子商务软件研发中心的消息传来时,才真正让人们相信了马云已在技术上给自己用上了一颗“定心丸”。

  马云和阿里巴巴的腰渐渐加粗了。回想1999年3月在中国互联网业红火得一塌糊涂的时候,他们引来美国高盛投资公司的牵头投资不过500万美元。但而后的马云很有头脑地抓住了日本互联网投资公司大鳄——软银孙正义的手臂,让其以2000万美元的投资成为联盟者。这样,软银成了阿里巴巴的第二大股东。

  在以后IT业风雨飘摇的几年时间里,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似乎没有受到太大的摧残。这和马云的经营风格有关,他本人也不是张扬型的人。

  这次马云还宣布了公司具有的支持“卫星”的条件:公司通过全私募方式已获得4个投资机构共8200万美元的巨额战略投资,且新资金已完全到位。不仅如此,软银还继续做阿里巴巴第二大股东。

  在解释“全私募方式”时,马云这样表示,4年前我们就是吸纳来自软银、富达和TDF等投资商共计2500万美元的私募基金。此次新募集的近7亿元人民币主要来自老股东。只有总部位于硅谷的Granite是新近加入的投资人。由于我们选择的是长期的、稳定的战略投资,公募方式太浪费时间。另外,软银公司总裁孙正义为了帮助阿里巴巴公司巩固其在当前领域的地位,有自己的融资计划,不愿意在此时稀释股份。

  不难想像,在经历了多年的付出之后,软银公司绝不会轻易放弃做大股东的机会。何况,孙正义多年来就坚持寻找领先企业做投资对象并以此壮大自己在全球业界的地位。

  腰粗嘴壮的阿里巴巴今天可谓“风华正茂”。正运营着的三个网上交易市场之一的www.taobao.com也成了中国国内C2C、B2C交易领先的网上平台。据悉,阿里巴巴在2003年每天营业收入是100万元人民币,全年实现1亿元人民币利润。正是有了这些坚实的基础,马云说的今年阿里巴巴将每天实现赢利100万元人民币才不会让人们吃惊。因为这个数字相当于用1个季度多一点的时间完成了2003年1年的收益。也可能是今年的利润将比去年接近翻两番。

  除此资金支持外,马云还强调目前的企业优势:会员的绝对数量已接近300万,每年新增会员过百万。这个巨大的“网商”群体意味着巨大的财富来源。而且新获得的8200万美元投资将大大加强阿里巴巴对资源的开发能力。

  按照马云的最新说法是,阿里巴巴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构架是通过经营B2B的阿里巴巴、经营C2C的淘宝网以及即将进入的B2C领域成就一个打通电子商务所有环节的“商业版图”。

更多专题
解读龙矿崛起之谜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如同一个车轮,轮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轮辐就是这十几个因素,轮辐的外围构成...

煤海劲旅勇创新 丹心所系创辉煌

这是一支煤海劲旅,在世纪腾飞路上,他们万里扬帆、风雨兼程;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这支丹心相映、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