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七届一次常务理事会20日上午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陈锦华会长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陈锦华指出,当前中国企联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挑战,今后工作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要加强自身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会战略。会议由常务副会长张彦宁主持,副会长阎颖、陈兰通、孙树义、蒋黔贵、陈光复等出席了会议。
陈锦华在会上说,2004年是实现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机遇与挑战并存,企业只有真正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工作部署和政策措施上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才能推动企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这其中的关键,是要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不片面追求和盲目攀比增长速度,切实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
陈锦华说,今年中国企联的工作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今年,中央对全党、全国工作的要求,突出强调了“求真务实”。这就是要求我们的工作必须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一年的时间是短暂的,企业的需求广泛,中国企联的工作也是方方面面的,我们不可能无所不包,也不可能全面开花,每年都要突出干几件实事,认认真真地做好,每年都有新的突破和进展,取得实效。从今年企业的需求和中国企联的发展要求看,应突出抓好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在雇主工作方面,这是作为中国企联立会之本的一项重要工作。今年各地企联重点要开始发挥雇主代表的作用,代表企业的利益,反映企业的呼声,为企业办几件实事,在协调劳动关系的三方会议上,真正能够代表企业,提出有分量的意见和建议,这是必须要迈出的一步。中国企联的地位是靠为企业实实在在的工作和服务争取来的,要敢于站出来为企业说话,代表企业争取合法权益,要看得准,抓得住时机,在为企业办实事中树立自己的威信,提高影响力。
二是切实贯彻好“拓宽服务对象、发展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的要求。我国企业众多,水平参差不齐,各有不同的需求,因此,要做细致的工作,强调分类服务、个性化服务,满足不同行业和企业的不同需求。近几年,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通过500强企业发布活动,加强了对大企业的服务功能;通过大量吸收中小、民营企业入会和开展对民营中小企业的研究、研讨活动,开辟了对民营、中小企业的服务领域,与民营企业这支新生的力量加强了联系,团结了众多的中小企业,扩大了中国企联的代表性和工作面。今年,这些工作要继续做好、做细、做得更加深入扎实。今年,在拓宽对象上,要在外商投资企业、台资企业和行业协会三个方面继续开拓新的工作领域。
三是进一步下力量培育好中国企联的品牌活动和“拳头产品”。中国企联要集中精力继续办好全国企业家活动日、中国企业500强、全国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中国企业高峰会等活动,深度开发,进一步扩大影响,带动全局。在品牌活动和“拳头产品”的开发上,也要贯彻优胜劣汰原则,不能过多过滥,也不能抱残守缺。地方和行业企联也要积极探索,在协助、呼应中国企联重大活动、项目的同时,创造出有本地区、本行业特点的品牌活动和“拳头产品”,推动工作的开展。
陈锦华强调,中国企联要加强自身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会战略。他说,企联事业,人才为本。人才问题是企联系统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无论是全国性行业或者是地方的企联都是社会团体,没有行政权力和雄厚的财力,要做好为企业和企业家服务的工作,要靠企业家、专家及社会上方方面面人才的支持和参与,也要靠愿意为中国企联事业服务、奋斗的人才,靠有一支思想好、业务精、善学习、守纪律、作风硬的职工队伍。为此,企联系统必须充分重视人才强会的重要性,把人才工作纳入到中国企联发展的总体规划,大力开发人才资源,走人才强会之路。
陈锦华说,中国企联之所以有今天的社会地位和成绩,与自成立以来就比较重视人才的培养和职工队伍的建设、发挥人才积极性有很大关系。但也应当看到,目前人才总量、结构和素质与中国企联的地位及形势发展的需要还有很大距离。为此,企联系统应尽快树立人才强会新观念,本着不拘一格用人才、造就专家型队伍的精神,大力加强各类人才的培养工作,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建立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发挥才干的选人用人机制和环境;建立人才流动机制,通过轮岗加快培养“复合型”人才;做好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形成一支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充分满足中国企联发展需要的人才梯队;逐步建立人才激励和保障制度,完善考核制度,形成合理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部分常务理事代表在会上做了发言,会议还审议通过了中国企联2003年工作总结和2004年工作计划、七届理事会今后5年工作规划要点,通报成立中国企联可持续发展工商委员会的情况,审议了中国企联新的会费缴纳办法和增补调整一批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的议案。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如同一个车轮,轮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轮辐就是这十几个因素,轮辐的外围构成...
这是一支煤海劲旅,在世纪腾飞路上,他们万里扬帆、风雨兼程;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这支丹心相映、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