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国“两会”前夕,全国人大代表、天铁集团董事长刘志嘉对本报记者表示:多年来,“天铁”不断创新,形成了自己的国企管理发展观。
“天铁”的办法是大改革、小震动,热问题、冷处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必须不断地进行改革,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中央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个重大的理论突破。通过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既能保持企业国有资产的国家所有,又能构造出千万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由此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这是我国国企改革的方向。
“天铁”的改革指导思想是改革必须不失时机。改革的时机成熟时,不能丧失机遇,不成熟时不能操之过急。而原则是要正确处理好改革与稳定、改革与发展的关系。这就要求掌握好改革的时机和力度。
“天铁”在进行全员就业、住房、医疗、人事、分配等各项内部改革时,始终按实事求是的原则,依照“天铁”的实际情况,将改革的力度和职工群众能承受的程度结合起来思考和布局。每项改革都要反复酝酿,实验两三年,每项措施大多数职工接受不了不实行。“天铁”没有让任何一项改革给职工的稳定带来大的震动。在许多国企改革的“热问题”处理上,“天铁”采取了与时俱进推进“冷处理”的策略,从而保证了职工全心全意搞生产,求发展。
“天铁”“大改革”要“小震动”,“热问题”要“冷处理”的做法,表明了“天铁”人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性和对改革要与时俱进推进的深刻理解。
“天铁”陆续实施两大工程,形成命运共同体,“天铁”领导班子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增强企业凝聚力是个政治问题,它的解决最终要靠经济的发展,“天铁”最大的政治是发展。发展是“天铁”的第一要务。企业只有不断发展壮大,才有能力去克服困难,矛盾才容易解决,职工物质利益才能得到保障。
因此,“天铁”把发展作为企业一切工作的中心,并集中一切精力去谋划这个中心,动员一切力量去干好这个中心,用经济发展的成果去凝聚人心。
“天铁”的具体做法是:适应市场变化,培育新的增长点。1996年,提出把炼钢作为“天铁”的“生命工程”和“效益工程”,集中力量保炼钢,使钢产量由1995年的16万吨,跃升到2002年的300万吨,而且钢坯的品种也不断增加,使炼钢成为了“天铁”的经济支柱。2000年,国际市场焦炭价格上扬,根据市场形势变化,“天铁”加快实施了三煤气工程的建设,适应了市场变化,培育起了“天铁”新的经济增长点。
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天铁”走科技兴企之路,始终以技术改造为切入点,坚持“以人为本、依靠科技、立足改造、发展企业”的技改方针。
建立以营销为龙头的生产经营机制。“天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定了“以销保产、以产促销、尽产尽销”的市场战略,建立起了以营销为龙头的生产经营运行机制。
深入开展“学先进、找差距、抓管理、上水平”活动。各单位认真对照同类企业的先进指标,努力寻找差距,制定赶超规划,学鞍钢的生产节奏,学济钢的现场管理,学邯钢的成本管理,学山西焦化厂的炉体维护。
8年来,不管外界环境有何变化,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干扰,“天铁”都紧紧抓住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视发展重于泰山,竭尽全力去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使得“天铁”有了今天这样蓬勃兴旺的局面,凝聚力得到不断增强。
国有企业的发展靠凝聚力,凝聚力的形成靠核心,核心的形成靠党建,党建的关键在于班子。领导干部的作风和形象,是事关企业凝聚力的关键。在实施“凝聚力工程”中,“天铁”建立起了领导干部联系群众的制度。干部把职工的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职工的满意作为第一追求,把职工安居乐业作为第一目标,密切了干群关系。
牢固树立与职工同甘共苦的思想。在“天铁”,干部没有节假日,危险时刻总是冲在前,脏活累活总是干在前,树立了勤勉敬业的良好形象。同时,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工作。公司要求领导干部必须过好权力“五关”,带头贯彻落实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各项规定,强化监督和约束机制。各级领导干部以廉洁自律的人格魅力凝聚了职工。
“天铁”依靠职工办企业,无论是加强企业管理,还是进行一系列改革,都把一切依靠职工、一切为了职工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政治上建民主之家。坚持半年一次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完善了公司、二级单位、车间、班组的四级民主管理体系,从制度上保证了职工行使民主权利渠道的畅通,同时将集中的权力分散化,隐蔽的权力公开化。在经济上建富裕之家。抓结构调整,不断谋划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职工收入年年增长,实现了“发展经济、安居乐业”的目标。在精神上建文明之家。坚持不懈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职工家属文明素质不断提高。“天铁”职工自觉用“服务高质量、工作高效率、言行高格调、技能高水平”的标准要求自己,树立了当代职工的良好形象。在生活上建温暖之家。尽企业所能,努力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帮助困难职工排忧解难。
通过这一系列举措的实施,“天铁”凝聚了人心,使企业和职工形成了相濡以沫的命运共同体,培育起了企兴我富,企衰我穷,与企业共存亡的“天铁精神”。
他们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创新国企管理模式,计划经济的企业财务是“会计财务”,市场经济的企业财务要推行“预算管理”。“天铁”在实践中,创新了“全面预算管理”。这种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全员、全面、全方位、全过程的企业系统控制管理工程,其作用不仅仅在于企业内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而且在于全面地控制企业的经济运行,促使其运行方式、管理体制和机制的不断创新,同时又成为国有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的企业民主管理和职工当家理财的好形式,进一步体现了“天铁”“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
“天铁”的全面预算管理在管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由于人人当家,目前“天铁”的经营管理已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四个一体化”模式。如产品销售运销一体化、大宗原、燃料的产供一体化。在现代企业管理实践重点转向文化管理的趋势下,“天铁”的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科学管理方式,适应了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如同一个车轮,轮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轮辐就是这十几个因素,轮辐的外围构成...
这是一支煤海劲旅,在世纪腾飞路上,他们万里扬帆、风雨兼程;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这支丹心相映、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