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安徽宝龙集团所承担的“可调谐红外激光差分吸收汽车尾气道边监测技术与系统研究”(863计划)课题已于日前通过专家组的验收。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环保监测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奠定了环境监测高技术产业的基础。
近几年来,汽车保有量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增长,我国已拥有年产400万辆整车的生产能力。汽车热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和较高质量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危害巨大的废气污染。根据党中央提出的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保护被列为基本国策。但是,我国在污染物的快速监测技术和在线监测技术方面发展缓慢,缺乏先进、实用的国产仪器。我国政府对环保的要求以及国内环保市场的巨大需求,使环境监测仪器国产化成为“十五”期间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高新技术,包括“机动车尾气道边遥测系统”在内的攻关项目,期待能够通过技术创新产生自主知识产权,超过并替代国外的产品,推动以先进环境监测技术为核心的产业链的形成。
针对环境保护的急需,2001年10月,中国科学院安徽光机所、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及安徽宝龙电器有限公司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提出开展“可调谐红外激光差分吸收汽车尾气道边监测技术与系统研究”的课题申请。2002年4月,获准列入“十五”“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的第一批课题立项名单。合作三方瞄准同类产品的国际先进水平,历经不懈努力,终于成功完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动车尾气道边遥测系统”的研制。
该遥测系统能够自动对行驶中的机动车辆,实时、在线地监测尾气排放中的CO、CO2、NO、HC等污染物,精确识别车辆类型、自动记录车牌号,以达到控制城市污染的目的。该技术是一种检测验证降低尾气排放设备有效性的高效手段。
该“机动车尾气道边遥测系统”填补了国内可调谐红外激光差分吸收汽车尾气道边监测系统的空白,项目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标志着我国掌握了光机电一体化的精密环境监测仪器的核心技术,大大缩短了我国与发达国家在该领域的技术差距,对形成我国光机电一体化的精密环境监测仪器新兴产业将起到重要的技术先导作用。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根据实际测量的结果及数据分析,评价该“机动车尾气道边遥测系统”与美国同类产品在道边实际测量的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并且能够自动识别机动车牌照,这一成果为我国机动车尾气排放的在线遥测和治理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这一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动车尾气道边遥测系统”近期将投入批量生产并应用于环境监测,把我国的环保装备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如同一个车轮,轮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轮辐就是这十几个因素,轮辐的外围构成...
这是一支煤海劲旅,在世纪腾飞路上,他们万里扬帆、风雨兼程;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这支丹心相映、众志...